学院首页 | 本站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文化校园 | 宣思大课堂 
 统战在线 | 学习园地 | 部门职责 | 资料下载 | 制度流程 | 文件通知 | 文明风景线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学习园地>>正文
2024年第5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资料
2024年05月16日  



党纪学习教育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学习资料汇编

2024年第5期)






中共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24年5


目录

专题一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和文章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出席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举行的饯行活动

习近平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共同会见记者

习近平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举行会谈

习近平同匈牙利总统舒尤克举行会谈

习近平出席武契奇总统饯行话别

抵达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机场的书面讲话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携手引领中匈关系驶入“黄金航道”

习近平抵达贝尔格莱德开始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

抵达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国际机场的书面讲话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上比利牛斯省举行中法元首小范围会晤

让铁杆友谊之光照亮中塞合作之路

习近平同马克龙出席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并致辞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

习近平在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致辞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见记者时的讲话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

习近平抵达法国巴黎奥利国际机场发表书面讲话

传承中法建交精神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习近平抵达法国巴黎奥利国际机场发表书面讲话

习近平寄语新时代青年

习近平对广东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灾害作出重要指示

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习近平在视察陆军军医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在重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专题二 党纪学习教育

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李希:以更高标准学好用好党纪处分条例 把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引向深入

李希在江苏调研时发表讲话

李希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常委会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王晓晖在省级领导干部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上发表讲话

王晓晖主持召开省委党建领导小组会议

领会自我革命的文化内涵

严明纪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纪律教育的重要论述 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深刻认识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性

施郑平:党纪学习教育要把握“三个坚持”

把握目标要求 科学谋划组织

违规选任干部行为的认定标准和处分规定

关于违反党的政治规矩的处分规定

哪些行为属于不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相关的处分规定有哪些?

政治纪律是什么,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有哪些?

专题三 重要会议、文件及文章

李强在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上强调 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工作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关工作等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调研情况的汇报等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王晓晖在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王晓晖在省委金融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

全省部署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黄强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坚定落实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部署

王晓晖主持召开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讲话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有关会议精神

专题三 典型案例


专题一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和文章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丁薛祥出席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并讲话

2024年5月11日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鲜明,思政课教师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信心底气更足,广大青少年学生“四个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奋发昂扬,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5月11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并讲话。

丁薛祥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丁薛祥强调,要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入心。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讲好新时代故事,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遵循教育规律,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设计课程目标,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让学生爱听爱学、听懂学会。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健全突出教学优先的评价体系,完善教师地位和待遇保障机制。各地各部门要扛起政治责任,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形成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

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北京市、福建省、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沙市育英小学有关同志作交流发言。

李干杰、李书磊出席会议。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优秀思政课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

会前,丁薛祥到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调研,了解思政课线上线下集体备课情况,听取思政课现场教学,与教师和学生交流。


习近平出席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举行的饯行活动

2024年5月10日

新华社布达佩斯5月10日电 当地时间5月10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布达佩斯应邀出席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和夫人举行的饯行活动。

两国领导人夫妇一同眺望布达佩斯市景,多瑙河两岸的秀丽风光尽收眼底。

欧尔班向习近平介绍布达佩斯城市历史、发展变化和规划前景,表示中国企业为匈牙利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很多中方承建项目成为两国合作的旗舰项目和友谊象征。中国技术在很多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匈方期待同中方开展更多合作,引进更多中国先进技术,助力匈牙利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

习近平感谢欧尔班的热情邀请和精心安排。习近平表示,我在这里既感受到布达佩斯的历史传统,又看到了新的生机活力,加深了对匈牙利的认知,留下了一段珍贵的记忆。时隔15年,匈牙利取得的发展成就令我印象深刻。中匈交流合作曾为中国改革开放作出过贡献。当前,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将为匈牙利提供更多机遇。中方愿同匈方加强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推动两国取得更多发展成就,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两国领导人临窗而坐,看窗外云卷云舒,畅谈各自成长经历和治国理政感想,就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交换看法,达成很多共识。

习近平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和管党治国重要理念,指出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几十名党员的小党成长成为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一路经受住很多严峻考验,领导中国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我们有信心继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保持中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不仅让中国人民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强调,这次访问时间虽然不长,但我们进行了充分深入沟通,达成许多重要共识。我们决定建立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两国关系迈上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中匈两国理念相近,都崇尚独立自主。我期待同欧尔班总理保持密切沟通,引领两国传承友好,共同努力将我们达成的共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持续造福两国人民。我对中匈关系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习近平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共同会见记者

2024年5月10日

新华社布达佩斯5月9日电 当地时间5月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布达佩斯总理府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75年来,双方始终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原则,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方向航行,进入历史最好时期。我同欧尔班总理进行了亲切友好、富有成效的会谈,就新时代中匈关系发展以及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并见证了一系列重要双边合作文本交换。我对两国关系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习近平强调,我和欧尔班总理一致认为,长期以来,中匈两国始终是互信互助的好朋友、合作共赢的好伙伴,理所应当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水平,丰富两国合作内涵,愿以宣布建立中匈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新起点,推动两国关系和务实合作朝着更高水平迈进。

我们都认为,高水平政治互信为中匈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双方愿保持高层密切交往势头,加强政府、立法机构、政党对话交流,分享治国理政经验。中方高度赞赏匈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将继续坚定支持匈牙利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我们都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匈牙利“向东开放”战略高度契合。双方将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经贸、投资、金融等领域合作,推进匈塞铁路等重点项目建设,拓展新兴产业合作,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两国各自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助力。

我们都认为,中匈传统友谊有深厚基础。双方将继续支持两国语言教学,用好互设的文化中心平台,加强体育、媒体、地方等领域交流合作,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双方将进一步优化各自出入境政策,加强两国直航联系,为扩大双向人员往来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我们都认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树立了跨区域合作的范例。中匈双方将引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发展,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中方重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认为欧洲是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伙伴。中方支持匈方在欧盟内发挥更大作用,推动中欧关系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我们一致认为,中匈两国对国际和地区形势的看法相似、立场相近,愿在多边领域加强沟通和协作,积极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强调,当前,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国式现代化将给世界带来巨大机遇。中方愿同匈方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我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匈两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欧尔班表示,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在匈中建交75周年之际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匈中友谊深厚,关系稳固。匈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双方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利合作造福了人民。感谢中国在匈困难之际提供宝贵援助。中国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和积极力量。匈方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系列全球倡议,赞同中方为推动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等地区冲突提出的方案。匈方希望进一步提升匈中关系,在各自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做坚定合作的伙伴。

蔡奇、王毅等出席活动。


习近平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举行会谈

2024年5月10日

新华社布达佩斯5月9日电 当地时间5月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布达佩斯总理府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举行会谈。两国领导人宣布,将中匈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习近平指出,当前,中匈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匈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树立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中匈关系发展迎来新的重要契机。两国要继续做互信互助的好朋友、合作共赢的好伙伴,以建立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契机,为两国合作注入新的强大动力,为两国人民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习近平强调,中方赞赏匈方长期坚定奉行对华友好政策,在涉台、涉港、人权等问题上旗帜鲜明坚定支持中方。中方坚定支持匈牙利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愿同匈方筑牢政治互信,加强两国政府、立法机构、政党交流,继续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国式现代化一定会为包括匈牙利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更多机遇,欢迎匈牙利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中方愿同匈方加强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发挥好中匈政府间“一带一路”合作委员会等机制作用,有序推进基础设施、绿色能源等领域合作,按期完成匈塞铁路建设。积极拓展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

习近平说,去年年初,我复信匈中双语学校学生,鼓励两国青少年共同传承发展中匈友好事业。双方要继续支持两国语言教学,加强人文交流。中方愿同匈方加强多边沟通协作,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努力。

习近平指出,欧洲是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伙伴。希望匈方作为今年下半年欧盟轮值主席国,为推动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具有强大内生动力,希望匈方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欧尔班表示,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我对15年前您访匈的情景记忆犹新,很高兴15年来我们各自国家和匈中关系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匈中关系的成功证明大小国家可以相互尊重、互利合作。您的到访再次展现了匈中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巨大潜力,对匈牙利和匈中关系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我们宣布将匈中关系定位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未来匈中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对匈中关系的前景充满信心。

欧尔班表示,匈方不会忘记中方在匈牙利遭遇困难时及时提供宝贵支持,将继续坚定不移做中国的“铁杆”朋友,支持中方维护自身核心利益和正当权利。匈方过去、现在、将来都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匈中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巨大成功,为匈牙利创造了就业、改善了民生。匈方希望同中方继续在“一带一路”框架内推进匈塞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加强经贸、新能源等领域合作,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匈投资合作。匈方不认同所谓“产能过剩”或“去风险”等说法。匈方深化对华合作的决心坚定不移,不会受到任何力量的干扰。匈方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系列全球倡议,赞赏中方为促进世界和平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的发展对欧洲是机遇而不是风险。匈方愿同中方加强多边沟通协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为下半年欧盟轮值主席国,匈方愿为推动欧中关系健康发展和中东欧国家同中国合作作出积极努力。

两国领导人就乌克兰危机深入交换了意见。习近平强调,中方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愿继续同有关各方一道,为早日实现和平作出积极努力。

会谈后,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交换共建“一带一路”、经贸、投资、科技、文化、农业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两国领导人还共同会见了记者。

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匈牙利关于建立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蔡奇、王毅等出席上述活动。


习近平同匈牙利总统舒尤克举行会谈

2024年5月9日

新华社布达佩斯5月9日电 当地时间5月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布达佩斯总统府同匈牙利总统舒尤克举行会谈。

习近平指出,匈牙利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建交以来,中匈两国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两国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实现了从跨越大陆的朋友、友好合作伙伴到全面战略伙伴的持续深入发展。当前,中匈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传统友好深入人心,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中方愿同匈方一道,赓续传统友谊,深化政治互信,加强互利合作,引领中匈关系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习近平强调,过去75年里,中匈关系保持平稳发展。双方要总结宝贵经验,指明未来之路。一是坚持平等相待,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把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匈世代友好既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制于第三方。二是坚持互信互助,始终相互理解并坚定支持维护彼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三是坚持合作共赢,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拓展各领域合作,推动各自发展战略对接。四是坚持公平正义,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努力为人类和平和发展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强调,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将给世界带来巨大机遇。中方欢迎匈牙利朋友搭乘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快车,愿同匈方继续深化政治互信,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同匈牙利“向东开放”战略更紧密对接,深挖务实合作潜力,持续扩大各领域交流。中方愿同匈方继续引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正确方向,推动合作走深走实。希望匈方以今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为契机,推动中欧关系平稳健康发展。

舒尤克表示,今年是匈中建交75周年。建交以来,两国始终秉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精神发展双边关系。2017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各领域合作取得积极成果。感谢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使匈方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合作中受益匪浅。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主张加强国际对话合作,这对于解决当前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防止阵营对抗至关重要,匈方高度赞赏。加强同中国的合作是匈牙利既定方针。匈方期待同中方密切交往,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推动匈塞铁路等重点合作项目更多造福人民。相信习近平主席这次历史性访问,必将把匈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升至新的更高水平。中方在绿色转型、清洁能源等方面拥有先进技术和经验,匈方欢迎更多中国企业来匈牙利投资合作。希望双方继续合作办好匈中双语学校和孔子学院,加强两国文化语言交流合作。

蔡奇、王毅等出席上述活动。


习近平出席武契奇总统饯行话别

2024年5月9日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5月8日电 当地时间5月8日下午,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结束对塞尔维亚国事访问之际,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和夫人塔玛拉在贝尔格莱德和平别墅为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饯行。

初夏时节,天朗气清。武契奇总统夫妇在和平别墅热情迎接习近平和彭丽媛。

两国元首夫妇一同前往阳台眺望贝尔格莱德市容。武契奇向习近平介绍贝尔格莱德城市历史和近年发展变化,感谢中国企业和工人为塞尔维亚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武契奇说,中国一直是伟大的国家。近年来,中国快速发展,大国地位和作用倍受尊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在此进程中,习近平主席的深邃睿智、战略眼光和卓越领导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不仅致力于自身发展,还帮助塞尔维亚等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塞方愿继续和中国加强合作,为实现各自国家发展的梦想共同奋斗。

习近平指出,中国是有着5000多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我们这一代人和新一代年轻人都立志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不仅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世界人民谋幸福,不仅追求自身发展,也致力于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实现共同发展,这就是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衷。强大的中国绝不是世界的威胁。中方愿同包括塞尔维亚在内的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共谋发展。

武契奇再次感谢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武契奇表示,塞方为接待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作出了前所未有的特殊安排,希望习近平主席能够感受到塞尔维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特别是对习近平主席的崇高敬意。感谢中国为塞尔维亚提供的宝贵帮助,希望以习近平主席此次历史性访问为契机,将塞中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

习近平感谢武契奇总统和夫人给予的盛情款待。习近平说,我这次访问虽然时间较短,但非常愉快,也很感动,再次留下了难忘印象。访问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塞铁杆友谊具有坚定民意基础。我期待同武契奇总统继续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努力,书写中塞关系的新篇章,引领中塞关系和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国人民。

随后,武契奇总统夫妇陪同习近平和彭丽媛乘车前往机场,同塞尔维亚议长布尔纳比奇、总理武切维奇、外长久里奇等在机场为习近平送行。前往机场途中,当地民众和华人华侨在道路两旁挥舞中塞两国国旗,热烈祝贺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对塞尔维亚访问取得圆满成功。

习近平专机起飞后,塞方2架空军战机升空护航。

当晚,习近平乘专机离开塞尔维亚前往布达佩斯,应匈牙利总统舒尤克和总理欧尔班邀请开始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


抵达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机场的书面讲话

2024年5月8日,布达佩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很高兴应舒尤克总统和欧尔班总理的盛情邀请,对美丽的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匈牙利政府和匈牙利人民致以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

匈牙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匈牙利人民勤劳智慧、开放包容,勇于开拓、富于创新。近年来,匈牙利政府和人民奋发图强、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就。作为好朋友和全面战略伙伴,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感到由衷高兴。

中匈两国是相互信赖的好朋友、好伙伴。1949年,匈牙利是最早承认并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2004年,两国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2017年,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两国互利合作换挡提速,传统友谊更加深入人心。近年来,双方高层交往密切,互信水平不断提高,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丰硕,人文交流丰富多彩,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紧密协调和配合,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树立起一个典范。

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两国关系发展迎来重要契机。我期待着同舒尤克总统、欧尔班总理等匈牙利领导人会晤,共同规划两国合作发展新蓝图,引领中匈关系向着更高水平阔步迈进。我相信,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匈两国必将坚持以宽广视野、长远眼光看待和把握双边关系,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应有贡献。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这次访问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推动中匈关系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年5月8日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5月8日电 当地时间5月8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大厦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

习近平首先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武契奇总统和塞尔维亚政府和兄弟般的塞尔维亚人民致以诚挚问候。

习近平指出,2016年我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受到塞尔维亚领导人和人民的热情接待,令我至今难忘。时隔8年再次到访,我很高兴看到,在武契奇总统领导下,塞尔维亚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和塞尔维亚是真朋友、好伙伴,两国政治互信坚如磐石,务实合作提质升级,多边协调密切顺畅,铁杆友谊历久弥新。

习近平强调,昨天晚上,武契奇总统和夫人以及总理、前总统、议长、外长等亲赴机场迎接我和我的夫人,并安排了别具特色的塞尔维亚演出,令人感动。今天上午,武契奇总统又安排盛大热烈的群众欢迎仪式,我再一次被塞尔维亚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真挚情感所感动。刚才我同武契奇总统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就中塞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许多新的重要共识。

——我们共同宣布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开启中塞关系历史新篇章。8年前,塞尔维亚成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首个全面战略伙伴。今天,塞尔维亚又成为首个同中国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欧洲国家,充分体现了中塞关系的战略性、特殊性和高水平。

——我们一致同意,通过加强战略沟通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领航把舵。双方要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夯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政治基石。中方支持塞尔维亚坚持独立自主、走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塞方在科索沃问题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努力。

——我们共同见证签署多项合作文件,赋予中塞合作共赢新动能。中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双方将继续推进领域广、质量高、效益好的务实合作,不仅为彼此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坚实助力,也将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普惠包容发展的生动实践。

——我们一致同意,扎实推进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等传统优势领域合作,将创新合作打造成双边关系新的增长点。扩大各领域人员往来,全面深化文化、教育、体育、旅游、地方合作。加强党际交往和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共同落实三大全球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公平正义,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首期6项务实举措。

一是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塞自由贸易协定于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

二是中方支持塞尔维亚承办2027年专业类世博会,届时将派团参展,鼓励中国企业参与相关项目建设;

三是中方愿扩大进口塞尔维亚特色优质农产品,双方已经完成李子干、蓝莓输华手续,并解除对塞尔维亚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禁令;

四是中方将在未来3年支持50名塞尔维亚青年科学家赴华开展科研交流;

五是中方将在未来3年邀请300名塞尔维亚青少年赴华学习;

六是中方欢迎塞方增开贝尔格莱德至上海直航航线,鼓励两国航空运输企业开通贝尔格莱德至广州直航航线。

习近平指出,回顾历史,中塞友谊在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伟大奋斗中凝结而成,是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着眼未来,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是双方的战略抉择,目标是实现两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动力来源于两国人民的坚定支持和广泛参与。中方愿同塞方并肩携手,踏上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新征程。

武契奇表示,习近平主席时隔8年再次到访,对塞尔维亚意义重大。塞中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塞尔维亚人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刚才我同习近平主席的会谈深入广泛,受益匪浅。我和习近平主席还共同签署了构建新时代塞中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感谢习近平主席宣布支持塞中合作的多项务实举措。我们对有中国这样的伟大朋友和塞中关系的新定位感到自豪,对塞中关系的未来充满信心。塞方将继续在所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坚定地同中国站在一起。塞中铁杆友谊不会受到任何势力的干扰和破坏。

蔡奇、王毅等出席活动。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年5月8日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5月8日电 当地时间5月8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和夫人在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大厦举行的欢迎宴会。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祝酒辞。

习近平指出,塞尔维亚位于“东方之西方,西方之东方”,素来享有“巴尔干之钥”的美誉。千百年来,欧亚大陆多元文明在这里交融碰撞,造就了塞尔维亚民族勤劳善良、坚毅不屈的品格。当前,在武契奇总统带领下,塞尔维亚政府和人民奋发进取,在经济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等领域取得骄人成绩,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提升,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迎来光明而广阔的前景。

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对塞尔维亚素来怀有特殊友好感情,南斯拉夫电影《桥》、歌曲《啊,朋友再见》在中国广为流传,激荡着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反法西斯精神,也伴我度过了青年时代。德约科维奇、约基奇、库斯图里察等塞尔维亚体育界、文化界著名人士在中国家喻户晓。近年来,中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动力强劲、成果丰硕,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指出,刚才,我同武契奇总统举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会谈,达成许多重要共识。我们共同签署联合声明,宣布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实现了中塞关系新的伟大历史跨越。今天,中塞关系正站在崭新的起点上,面临宝贵机遇和光明前景。中方愿同友好的塞尔维亚人民一道努力,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奋斗!

蔡奇、王毅等出席。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年5月8日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5月8日电 当地时间5月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大厦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5月的贝尔格莱德,阳光明媚。塞尔维亚大厦前,中塞两国国旗迎风飘扬,仪仗队威武雄壮。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乘车抵达时,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和夫人塔玛拉在下车处热情迎接。

武契奇为习近平举行隆重欢迎仪式。两国元首共同登上检阅台,军乐团奏响中塞两国国歌,鸣10响礼炮。习近平在武契奇陪同下检阅仪仗队。两国元首分别同对方陪同人员一一握手致意。

武契奇陪同习近平来到政府大厦平台。大厦广场上,一万五千名塞尔维亚民众挥舞中塞两国国旗,对习近平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习近平向欢迎人群挥手示意。广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欢迎仪式后,两国元首分别举行小范围会见和大范围会谈。

习近平指出,我很高兴应武契奇总统多次邀请,时隔8年再次到访美丽的塞尔维亚。武契奇总统率多位重要政府高官赴机场迎接,特别是刚才为我举办盛大欢迎仪式,使我深受感动,深切感受到塞尔维亚人民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对中国拥有真挚的友好感情。

习近平强调,中塞铁杆友谊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坚实的政治基础、广泛的共同利益、扎实的民意根基。近年来,我同总统先生共同引领两国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2016年中塞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关系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持续拓展,已经成为中国同欧洲国家间友好关系的典范。行胜于言。中方愿同塞方一道,继续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秉持铁杆友谊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塞友好,共同维护两国根本和长远利益,并肩追求各自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携手推进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

习近平强调,塞尔维亚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首个全面战略伙伴。双方合作为各自发展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新形势下,塞尔维亚成为首个和中国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欧洲国家,充分体现了中塞关系的战略性、特殊性和高水平。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是中塞铁杆友谊的升华,也代表了双方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目标追求,即共谋发展、合作共赢、彼此成就,这是中塞两国以及世界上所有坚持独立自主、追求和平和发展国家的共同愿景。双方要通过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不断深化拓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助力两国各自现代化进程。

第一,突出两国关系的战略性,把握双边关系大方向。中方支持塞尔维亚坚持独立自主、走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塞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努力。双方要继续坚定相互支持,深化战略合作,维护好各自政治安全和根本利益。

第二,坚持两国合作的务实性,为两国人民谋福祉。中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效喜人。双方要扎实推进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等传统领域合作,如期实现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线通车目标,共同运营好两国合作大项目,打造更多“小而美”的民生项目,持续释放积极经济社会效益。中塞自由贸易协定将于今年7月1日生效,中塞高水平相互开放必将进入新阶段。中方将继续扩大进口塞尔维亚特色优质农产品,愿在未来3年邀请300名塞尔维亚青少年赴华学习交流。欢迎塞方增开贝尔格莱德至上海直航航线,全面深化人文交流。

第三,发扬两国关系的创新性,开辟新的合作前景,将创新合作打造成双边关系新的增长点。中方将在未来3年支持50名塞尔维亚青年科学家赴华开展科研交流访问,愿同塞方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合作,促进全人类合理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要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反对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公平正义。

武契奇对习近平主席表示最热烈的欢迎,表示,中国是塞尔维亚最真挚的朋友。塞尔维亚是个小国,但中国始终充分尊重塞尔维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塞尔维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宝贵支持。习近平主席是伟大的世界领袖。在习近平主席坚强领导下,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发展与进步的灯塔,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重要领导作用。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世界人民谋福利。塞尔维亚人民对中国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充满感激和尊重,为能同中国这样的伟大国家成为铁杆朋友感到由衷骄傲和自豪。塞方坚定支持中国在台湾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的正当立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塞方将继续毫不迟疑、毫不动摇地坚定支持中国。

武契奇表示,中国的投资与合作极大地促进了塞尔维亚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提升了塞人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2016年以来,在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和支持下,河钢斯梅戴雷沃钢厂取得巨大经济社会效应,不仅彻底改变了钢厂的命运,也增强了民众的信心和希望。塞尔维亚的未来同中国紧密相连。塞方期待同中方密切各领域、各层级交流,加强在基础设施、新能源、创新、人工智能、人文等各领域合作。积极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如期完成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建设,欢迎更多中国企业来塞投资合作,期待开通两国更多直航,以塞中自贸协定生效为契机,进一步扩大两国经贸合作。今天我们宣布提升塞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塞中命运共同体,必将成为塞中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塞方坚定支持并将积极参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同中方密切多边战略协作,共同反对霸权强权,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关于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并共同见证交换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经济技术、信息通讯、农食、媒体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本。

两国元首还共同会见了记者。

当天中午,武契奇和塔玛拉在塞尔维亚大厦为习近平和彭丽媛举行了隆重欢迎宴会。

蔡奇、王毅等出席上述活动。


携手引领中匈关系驶入“黄金航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5月的匈牙利大平原田野飘香。应舒尤克总统和欧尔班总理盛情邀请,我即将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我时隔15年再次踏上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15年间,我多次会见访华的匈牙利领导人,同他们结下了深厚友谊。我期待故地重游,同匈牙利朋友畅叙友情、共话合作,擘画新时代中匈关系发展新蓝图。

匈牙利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爱国诗人裴多菲的诗作脍炙人口,“钢琴之王”李斯特的音乐慷慨激昂。匈牙利人民勤劳智慧、开放包容,勇于开拓、富于创新,圆珠笔、全息照相、魔方等发明创造都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闪光点。

中国和匈牙利虽然相隔千里,但两国人民友好情谊源远流长。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抗击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两国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谱写了一段段动人佳话。中匈传统友谊如同匈牙利的托卡伊美酒,芬芳甘甜、醇厚绵长。

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视彼此为优先合作伙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不惧风雨、不畏强权,走出一条主权国家独立自主对外友好交往的正道。

75年来,中匈坚持做肝胆相照的好朋友。双方秉持建交初心,始终相互尊重和支持彼此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始终相互理解和支持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始终乐见各自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双方建立了高水平政治互信,双边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驶入“黄金航道”。

75年来,中匈坚持做合作共赢的好伙伴。双方聚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两国战略深度对接,深化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新能源、通信技术等各领域务实合作,共同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如今,匈牙利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投资的第一目的地和重要贸易伙伴。两国合作结出累累硕果,焕发出勃勃生机。

75年来,中匈坚持做互学互鉴的好朋友。北京匈牙利文化中心多年运行良好,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即将正式运营。中国多所高校开设了匈牙利语专业,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匈牙利广受欢迎,布达佩斯匈中双语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传承中匈友谊接班人。地方交往积极活跃,每周往返两国的客运直航班次达到两位数,人员往来便利化措施不断落地见效。两国人文交流步子越迈越大,人民友好基础越筑越牢。

当前,中国和匈牙利都处在各自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正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匈牙利也在励精图治,寻求更大发展。我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同匈牙利领导人一道,赓续传统友谊,深化互利合作,将中匈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向新的高度。

——我们要继承发扬传统友好,夯实双边关系政治基础。高水平政治互信是中匈关系蹄疾步稳的重要基石。中方愿以两国建交75周年为契机,同匈方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对双边关系作出顶层设计,巩固高层交往积极势头,支持两国政府、立法机构、政党保持经常性交流和政策沟通,坚定相互支持彼此核心利益,为中匈关系高水平发展提供坚实政治保障。

——我们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打造务实合作新亮点。中方愿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匈牙利“向东开放”战略深入对接,加快推进匈塞铁路等重大合作项目。中方将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愿同匈方在清洁能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加强合作,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各自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持续扩大人文交流,厚植双边关系民意基础。民心相通是中匈关系发展的源头活水。中方愿同匈方在教育、文化、旅游、体育、青年、媒体、地方等各领域不断拓展交流合作,支持两国语言教学,用足用好互设的文化中心平台,鼓励各类人员、机构加强交往互动。中方愿同匈方继续提高各自签证便利化水平,扩大两国直航联系,为两国人员往来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我们要共同引领地区合作,坚持中欧关系正确方向。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大势,符合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共同利益,也为中欧关系提供了有益补充。近期,中欧关系呈现稳中向好发展势头。中欧是全面战略伙伴,双方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分歧。双方有责任共同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推动力。中方愿同匈方一道努力,引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走深走实,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

——我们要加强国际事务交流,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各类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需要国际社会合力应对。中国和匈牙利对国际和地区形势的看法相似、立场相近。我们要坚持团结协作,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国有句古话,“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匈牙利朋友常说,“好朋友比黄金更珍贵”。新时代新征程上,中方期待同匈牙利朋友续写友好新故事,绘就合作新篇章,共同开辟属于两国人民的美好未来。


习近平抵达贝尔格莱德开始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

2024年5月8日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5月7日电 当地时间5月7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贝尔格莱德,应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邀请,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

习近平乘坐的专机进入塞尔维亚领空后,塞尔维亚两架空军战机升空护航。习近平乘坐专机抵达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国际机场时,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夫妇,对华合作国家委员会主席、前总统尼科利奇夫妇,议长布尔纳比奇,总理武切维奇和外长久里奇等热情迎接。

武契奇在机场为习近平举行独具特色的迎宾仪式。塞尔维亚少年儿童向习近平和彭丽媛献花,挥舞中塞两国国旗,身着民族盛装的塞尔维亚民众载歌载舞热烈欢迎。

习近平发表书面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塞传统友谊深厚,两国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树立起国与国关系的典范。2016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两国政治互信坚如磐石,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员往来更加密切,铁杆友谊深入人心。中塞合作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中方愿同塞方一道,不忘初心、携手前行,开创动力更强、领域更广、质量更高的合作新局面。我期待以这次访问为契机,同武契奇总统就双边关系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共话友谊、共商合作、共谋发展,规划两国关系发展新蓝图。我相信,这次访问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谱写中塞关系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等陪同人员同机抵达。

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明也到机场迎接。

习近平乘车从机场赴下榻饭店途中,贝尔格莱德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氛围。中塞两国国旗到处迎风飘扬,多处点亮“中国红”,巨幅电子屏滚动播放着“热烈欢迎亲爱的中国朋友”。旅塞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以及塞尔维亚民众自发等候在道路两旁,挥舞中塞两国国旗,热烈欢迎习近平到访。


抵达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国际机场的书面讲话

2024年5月7日,贝尔格莱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很高兴应阿莱克桑达尔·武契奇总统的盛情邀请,对塞尔维亚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友好的塞尔维亚政府和塞尔维亚人民致以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

中塞传统友谊深厚,两国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树立起国与国关系的典范。2016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两国政治互信坚如磐石,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相继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开通直航航线、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人员往来更加密切,铁杆友谊深入人心。中塞两国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塞合作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各自发展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为两国人民带来了福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方愿同塞方一道,不忘初心、携手前行,开创动力更强、领域更广、质量更高的合作新局面。我期待以这次访问为契机,同武契奇总统就双边关系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共话友谊、共商合作、共谋发展,规划两国关系发展新蓝图。我相信,这次访问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谱写中塞关系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上比利牛斯省举行中法元首小范围会晤

2024年5月8日


新华社法国塔布5月7日电 当地时间5月7日,应法国总统马克龙特别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离巴黎赴法国西南部上比利牛斯省访问。

马克龙和夫人布丽吉特提前抵达,率上比利牛斯省省长萨罗门等法国地方政府代表在塔布机场热情迎接,欢迎习近平夫妇访问对他具有特殊意义的上比利牛斯省。

春夏时节的南法山区,白雪消融,溪水潺潺,山花盛开,绿草茵茵。

马克龙总统和布丽吉特在图尔马莱山口“牧羊人驿站”迎接习近平和彭丽媛,共同欣赏当地村民表演的具有浓郁南法风情的牧羊人之舞,并同他们亲切合影。

驿站木屋外,春雪纷飞,云海浩渺。两国元首夫妇凭窗而坐,远眺群山,品当地特色美味,论天下风云际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战略沟通。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绵5000多年而从未中断的悠久文明。正因如此,中国人有着很强的家国理念,尤其重视和珍视国家统一。许多华侨在海外生活多年,仍怀有深深的爱国情感,对祖国不断发展壮大由衷感到自豪。我出访期间,经常看到很多华侨华人和留学生自发在沿途等候欢迎。现在中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相信经过中国人民的接续奋斗,中国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和法国虽然分属东西方文明,价值理念、社会制度不同,但都重视文明交流互鉴。双方可以和而不同,通过对话合作,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作出新的贡献。中方愿同法国和欧洲加强人文交流,不断深化经贸合作,增进相互正确认知,巩固好、传承好中法、中欧人民友好故事。

马克龙表示,我对去年访华特别是广州松园会晤留下深刻美好印象。通过同主席先生的深入交流,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理念和发展历程,对中国在重要问题上的立场认识加深。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了不确定性,欧洲保持战略自主和团结统一至关重要,欧洲同中国发展良好关系、加强双多边合作也至关重要。法中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期待同习近平主席保持密切沟通,为维护欧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习近平感谢马克龙总统和夫人热情邀请和精心安排,指出,今天我和夫人同马克龙总统和夫人度过了一段美好难忘的时光。我期待同马克龙总统经常性交往,共同努力,引领中法关系和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为这个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欢迎马克龙总统方便时再次访华。

临别时,当地村民唱起牧羊人之歌,感谢习近平和彭丽媛到访,并热情邀请他们再来。

习近平说,这里的美丽风光和特色美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欢迎更多法国优质农食产品进入中国百姓家,也欢迎更多友好的法国人民去中国参观访问。

马克龙和布丽吉特陪同习近平和彭丽媛离开图尔马莱山口返回塔布,并在机场举行正式欢送仪式。两国元首相约在北京再见。

当晚,习近平乘专机离开法国前往贝尔格莱德,应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邀请开始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


让铁杆友谊之光照亮中塞合作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在这充满希望的时节,应阿莱克桑达尔·武契奇总统邀请,我即将对塞尔维亚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我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以来第二次踏上塞尔维亚这片美丽传奇的土地。8年前访问塞尔维亚的美好情景仍然历历在目,8年来双方紧密合作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我期待,再次同武契奇总统等塞尔维亚领导人和朋友们畅叙友情、共商合作,为中塞铁杆友谊注入新活力。

中国和塞尔维亚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始终心手相连。在上世纪反法西斯战争的浴火岁月和国家建设时期,两国人民培育了跨越时空的深厚友好感情。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双方彼此支持更加坚定,互利合作更加紧密,交流互鉴更加深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塞始终是真朋友、好伙伴。我们的铁杆友谊历久弥坚,树立了国家和人民交往的典范。

我们坚持互尊互信。我同武契奇总统通过会晤、通话、信函等方式建立起良好工作关系。两国各层级各领域保持密切交往。双方充分理解和尊重各自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在双边和多边领域的协调和合作密切顺畅。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走深走实。

我们坚持互惠互利。塞尔维亚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首个自由贸易伙伴。去年,中国是塞尔维亚最大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方兴未艾,助力两国各自现代化进程。2016年我到访的河钢斯梅戴雷沃钢厂已是塞尔维亚三大出口企业之一。塞尔维亚的蜂蜜、红酒、牛羊肉等农食产品备受中国消费者喜爱。

我们坚持互帮互助。新冠疫情发生后,我同武契奇总统两次通话,就抗疫合作达成重要共识。中方向塞方援助并优先提供多批医疗防护物资,还派遣专家组赴塞尔维亚。塞方全力支持中方在疫情期间帮助旅外侨民的“春苗行动”,塞尔维亚民间组织自发向中国人民捐助口罩等物资。这种雪中送炭的兄弟情谊弥足珍贵。

我们坚持互学互鉴。中塞都致力于追求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两国积极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加强政党交往。两国人民对彼此深怀好感,文化、体育、旅游等人文交流热络。塞尔维亚篮球明星约基奇为中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鼓劲加油。两国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为人员往来和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

中国人讲,“朋友以义合”。塞尔维亚人说,“朋友是生命中最好的财富”。中塞长期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充分表明,两国关系不断深化发展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双方共同进步。新时代新征程,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具有广阔空间。我愿通过这次访问,同塞方一道努力,发扬光大中塞铁杆友谊,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要始终做真诚相待的好朋友。中塞将深化和拓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将沿着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助力的道路不断前进,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给予对方坚定支持。中国尊重和支持塞尔维亚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支持塞尔维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努力,反对任何势力干涉塞尔维亚内政。

我们要始终做合作共赢的好伙伴。中国正在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近年来,塞尔维亚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中塞要深入挖掘互利合作潜力,落实好共建“一带一路”中期行动计划,争取打造更多标志性项目,拓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我们要始终做促进公平正义的好榜样。中塞两国作为铁杆朋友和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在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立场相近。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我们要加强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的协调和配合,共同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国际公平正义。

我们要始终做民心相通的好知音。中塞铁杆友谊经历过血与火的淬炼,在新时代更加焕发出新的光彩。我们要打造立体多元的人文交流和地方合作格局,用好“免签+直航”效应,发挥好互设文化中心的作用,加大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合作,为青年创造更多机遇,让中塞友好薪火相传。

此时此刻,我们不能忘记,25年前的今天,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邵云环、许杏虎、朱颖3名中国记者不幸遇难。中国人民珍视和平,但绝不会让历史悲剧重演。中塞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成为两国人民的共同记忆,也将激励双方一道阔步前行。

回望征途千山远,翘首前路万木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愿同塞尔维亚朋友一道,不忘初心、携手进步,共谱国家发展振兴新篇,共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春华秋实,让我们一起见证和期待中塞友谊之树茁壮成长,结出更多造福两国人民的累累硕果。


习近平同马克龙出席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并致辞

2024年5月7日

新华社巴黎5月6日电 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出席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并发表题为《继往开来,携手开创中法合作新时代》的重要致辞。两国元首同中法企业家代表合影,随后共同步入剧院礼堂。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致辞。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在中国传统历法中是一个甲子的轮回,寓意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60年来,中法是真诚的朋友。两国秉持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精神,成为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相互成就、共同前进的典范。60年来,中法是共赢的伙伴。中国已经成为法国在欧盟外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经济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强大共生关系。

习近平强调,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法国是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两国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没有根本利益冲突,有着独立自主的精神共鸣,有着灿烂文化的彼此吸引,更有着利益广泛的务实合作,没有理由不发展好双边关系。站在人类发展新的十字路口,面对世界百年变局的风云际会,中方愿同法方密切全方位交流合作,推动中法关系迈上更高水平,取得更大成绩。

面向未来,我们愿同法方一道充实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经贸内涵。中方始终视法国为优先和可信赖的合作伙伴,致力于拓展双边经贸关系的广度和深度,开辟新领域、创造新模式、培育新增长点。中方愿继续积极利用“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全链条快速协同机制,让奶酪、火腿、葡萄酒等更多法国优质农产品出现在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中方决定,将对法国等12国公民短期来华的免签政策延长至2025年年底。

面向未来,我们愿和法方共同推动中欧互利合作。中欧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双方要坚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确定位,不断增强政治互信,共同反对经贸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泛安全化。期待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对话增进理解,以合作化解分歧,以互信消除风险,将中欧打造成为彼此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可信伙伴。中方将自主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开放市场,为包括法国和欧洲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创造更多市场机遇。

面向未来,我们愿同法方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中法同为独立自主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理应担负责任和使命,以中法关系稳定性应对世界不确定性,加强在联合国的协调,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促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习近平强调,当前,中国正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正在谋划和实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这将为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更多合作共赢的机遇。欢迎法国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

习近平指出,再过两个多月,法国将迎来盛大的巴黎奥运会。奥运会是团结和友谊的象征,是文明互鉴的结晶。让我们坚守建交初心,赓续传统友谊,践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格言,携手开创中法合作新时代,共同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中法两国政府、企业等各界代表约200多人参加闭幕式。

蔡奇、王毅参加上述活动。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

2024年5月7日

新华社巴黎5月6日电 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

习近平指出,很高兴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对法国进行第三次国事访问。中法关系60年珍贵历程,将使我们更好思考如何开启下一个60年。在当前世界百年变局下,双方应该坚守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初心,并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打造新时期互信稳定、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中法关系。双方要坚持独立自主,共同防止“新冷战”或阵营对抗;要坚持相互理解,共同促进多彩世界的和谐共处;要坚持高瞻远瞩,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反对“脱钩断链”。

习近平强调,中方愿同法方保持战略沟通,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巩固双边关系战略稳定。挖掘互利合作广阔潜力,促进双边贸易向上平衡。中国愿进口更多法国优质产品,推动“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机制取得更多务实成果,希望法国向中国出口更多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双方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航天航空等传统优势领域合作,加强核能、创新、金融领域合作,拓展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中国已经实现制造业准入全面放开,将加快开放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欢迎更多法国企业赴华投资,同时也希望法方为中国企业赴法投资合作提供良好营商环境和稳定发展预期。

习近平强调,中法都是文化大国,双方要加快人文交往“双向奔赴”,继续办好中法文化旅游年各项活动,积极推进文物联合保护修复工作和世界遗产地结好等合作。中方欢迎更多法国朋友赴华,将对法国等12国公民短期来华的免签政策延长至2025年年底,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中方支持法方办好巴黎奥运会,将派出高水平代表团赴法参赛。中方愿同法方深化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合作,支持法方办好联合国海洋大会,鼓励两国有关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结对。中方也愿同法方加强在人工智能治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领域对话沟通。

马克龙表示,今年法中将共同隆重庆祝法中建交60周年。法中关系友好,合作富有成效,不仅涉及高尖端技术,也包括气候变化、海洋多样性等全球性议题。习近平主席访问期间,双方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再次彰显法中合作的潜力和前景。当前,世界面临诸多紧迫挑战,法中关系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法中关系具有深厚底蕴,双方相互尊重,着眼长远,加强合作,将为解决全球性挑战、避免集团对立对抗发挥重要积极作用。法方希望同中方进一步密切双边经济关系和多边沟通协作,推动法中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更多成果。法方希望向中国出口更多农产品,同时将对中国保持市场开放,不会针对中国企业搞歧视性政策,欢迎更多中国企业包括高技术企业赴法投资合作。法方愿同中方加强航天航空、民用核能等领域合作,共同办好今年法中文化旅游年活动,欢迎中方派团出席巴黎奥运会。法方愿就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人工智能等全球性问题同中方密切沟通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国际法。

双方还就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等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很不太平。中法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为和平解决热点问题发声,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出力。中方愿同法方一道,以巴黎奥运会为契机,倡议运动会期间全球停火止战。

双方发表关于中东局势、人工智能和全球治理、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农业交流与合作4份联合声明,签署绿色发展、航空、农业食品、商务、人文等领域近20项双边合作文件。

会谈后,习近平和马克龙共同会见记者。

当晚,马克龙和夫人布丽吉特在爱丽舍宫为习近平和彭丽媛举行盛大欢迎晚宴。

蔡奇、王毅等出席上述活动。


习近平在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致辞

继往开来,携手开创中法合作新时代

——在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致辞

2024年5月6日,巴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马克龙总统,

各位中法企业家代表,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时隔一年,很高兴和马克龙总统再次共同出席中法企业家委员会会议,同两国工商界的新老朋友们见面。这是我时隔5年再次来到巴黎。首先,我向双方参会代表致以诚挚问候!祝贺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在中国传统历法中是一个甲子的轮回,寓意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60年来,中法是真诚的朋友。两国秉持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精神,携手走过了一段非凡历程,建立了紧密持久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法关系始终站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的前列,成为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相互成就、共同前进的典范。中法两国友谊既是中法人民之福,也是世界人民之幸。

60年来,中法是共赢的伙伴。双边贸易和投资从少到多。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长了近800倍,达到789亿美元,双向投资额累计已超过260亿美元,2000多家法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中国已经成为法国在欧盟外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法国是中国在欧盟的主要贸易伙伴。大亚湾核电站、空客天津A320总装线等一批有代表性的项目成为两国互利合作的典范。两国还积极探讨拓展绿色低碳、数字经济、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合作。经过60年发展,中法两国经济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强大共生关系。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法两国同属亚欧大陆,一个在东端,一个在西端;一个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一个是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两国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没有根本利益冲突,有着独立自主的精神共鸣,有着灿烂文化的彼此吸引,更有着利益广泛的务实合作。有历史可鉴,有现实可依,中法两国没有理由不发展好双边关系。站在人类发展新的十字路口,面对世界百年变局的风云际会,中方愿同法方密切全方位交流合作,推动中法关系迈上更高水平,取得更大成绩。

——面向未来,我们愿同法方一道充实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经贸内涵。法国是最早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国家之一,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并从中受益。深化友谊就要经常来往、加强合作。我们始终视法国为优先和可信赖的合作伙伴,致力于拓展双边经贸关系的广度和深度,开辟新领域、创造新模式、培育新增长点。中方愿继续积极利用“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全链条快速协同机制,让奶酪、火腿、葡萄酒等更多法国优质农产品出现在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中方决定,将对法国等12国公民短期来华的免签政策延长至2025年年底,这将有利于促进两国人员往来。

——面向未来,我们愿和法方共同推动中欧互利合作。中欧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关乎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双方要坚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确定位,不断增强政治互信,排除各种干扰,共同反对经贸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泛安全化。期待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对话增进理解,以合作化解分歧,以互信消除风险,将中欧打造成为彼此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可信伙伴。中方将自主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开放市场,为包括法国和欧洲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创造更多市场机遇。

——面向未来,我们愿同法方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中法同为独立自主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理应担负责任和使命,以中法关系稳定性应对世界不确定性,加强在联合国的协调,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引领和支持,促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中法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全面深入推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权威性和有效性,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中法应该推动国际社会形成合力,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和原则框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进程,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当前,中国正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正在谋划和实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这将为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更多合作共赢的机遇。欢迎在座的法国企业家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再过两个多月,美丽的塞纳河畔将迎来盛大的巴黎奥运会。奥运会是团结和友谊的象征,是文明互鉴的结晶。让我们坚守建交初心,赓续传统友谊,践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格言,携手开创中法合作新时代,共同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谢谢大家!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见记者时的讲话

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见记者时的讲话

2024年5月6日,巴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总统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应马克龙总统邀请,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再次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刚才,我同马克龙总统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我们一致认为,中法关系具有珍贵历史、独特价值和重要使命,双方要传好历史的接力棒,弘扬中法建交精神并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开启中法关系下一个60年的新征程。

我们决定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巩固双边关系战略稳定。我欢迎马克龙总统再度访华。中法双方重申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将用好两国多层次、多维度交流渠道,及时沟通和协调政策立场。

二是挖掘互利合作广阔潜力。双方将促进双边贸易向上平衡,扩大农食、金融等领域合作,推进航空航天、民用核能等领域联合研发和创新,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拓展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第三方市场等新兴领域合作。中方已经实现制造业准入全面放开,将加快开放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我们鼓励扩大双向投资,致力于为对方国家企业提供良好营商环境。此访期间,双方签署18项部门间合作协议,涵盖航空、农业、人文、绿色发展、中小企业合作等领域。

三是加快人文交流“双向奔赴”。以中法文化旅游年为契机,推进教育、体育、影视、青年、地方等合作。中国支持法国办好巴黎奥运会,欢迎更多法国朋友赴华,决定将对法国等12国公民短期来华的免签政策延长至2025年年底,支持增开上海至马赛直飞航线。150年前法国人士参与建设的中国福建船政学堂、上世纪初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都是两国教育交流史上的佳话。我们欢迎法国担任今年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主宾国,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

四是凝聚全球合作更大共识。双方将深化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合作,加强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领域对话。中方支持法方办好2025年联合国海洋大会,鼓励两国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结对。

女士们、先生们!

当今世界很不太平。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中方愿同法方一道,以巴黎奥运会为契机,倡议运动会期间全球停火止战。

关于巴以冲突,这场悲剧延宕至今,是对人类良知的考验,国际社会必须有所作为。我们呼吁推动加沙立即实现全面、可持续停火,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支持恢复巴勒斯坦民族合法权利,重启“两国方案”,实现中东地区持久和平。

关于乌克兰危机,中方已经多次阐明立场。中国既不是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参与方,但我们没有隔岸观火,而是一直在为实现和平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已经开启第三轮穿梭斡旋。同时,我们反对利用乌克兰危机甩锅、抹黑第三国,煽动“新冷战”。历史反复证明,任何冲突最终只能通过谈判解决。我们呼吁各方重启接触对话,逐步积累互信;支持适时召开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公平讨论所有和平方案的国际和会;支持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

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经过75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的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一点从未改变,那就是我们和平良善的本性、博大包容的胸襟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它根植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生长于中国人民的灵魂深处。中国愿同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携手前行、共担风雨、共创未来。

谢谢大家。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

2024年5月6日

新华社巴黎5月6日电 当地时间5月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

习近平指出,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将欧洲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伙伴,希望中法关系、中欧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欧作为两支重要力量,应该坚持伙伴定位,坚持对话合作,深化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凝聚战略共识,开展战略协作,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强调,中欧关系有着强大内生动力和广阔发展前景,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希望欧盟机构树立正确对华认知,制定积极对华政策。双方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维护中欧关系政治基础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双方要筹办好新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以及战略、经贸、绿色、数字高层对话,打造稳定互信的产业链供应链伙伴关系。用好中国对欧洲国家免签政策和外籍人员来华便利安排,鼓励民间和地方交往、教育和科研合作,改善中欧关系的民意基础和舆论氛围。

习近平指出,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不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中欧合作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双方在绿色和数字转型中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双方应该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照顾双方合理关切。

马克龙表示,今年是法中建交60周年,法中合作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很高兴在习近平主席对法国进行第三次国事访问期间举行法中欧领导人三方会晤。这既是以往几次法中欧领导人三方会晤的延续,也是应对各种国际挑战的紧迫需要。当前世界面临重大挑战,国际局势处于关键转折点,法国和欧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同中国加强合作,这事关欧洲的未来。法方希望同中方加强对话合作,增进法中、欧中之间的互信和友谊。欧方不认同“脱钩”,欢迎中国企业来欧投资合作,希望同中方加强合作,共同维护欧洲价值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法方希望同中方紧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海洋多样性等全球性挑战。

冯德莱恩表示,欧中关系良好,明年是欧盟同中国建交50周年。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地位作用举足轻重,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对欧盟至关重要,也将决定能否更好应对气候变化、乌克兰危机等全球性挑战。欧盟希望和中国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增进互信,避免误解,共同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繁荣。欧方赞赏中方在绿色转型发展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认同中方在维护自身发展方面的正当权利,希望同中方持续坦诚对话,加强合作。

关于乌克兰危机,习近平指出,中方、法方和欧方都希望尽快停火止战、欧洲恢复和平,都支持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我们要共同反对战事外溢升级,共同为和谈创造条件,共同维护国际能源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方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当事方,一直为劝和奔走,为促谈尽力。中方的客观公正立场和建设性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中方愿继续同有关各方保持沟通。

关于巴以冲突,习近平强调,当务之急是尽快实现全面停火止战,重中之重是确保人道主义救援,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中方支持接受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中欧在巴以问题上有很多重要共识。中方愿同欧方一道,支持尽快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平会议,制定落实“两国方案”的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三位领导人认为,此次三方会晤增进了彼此了解,凝聚了合作共识,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愿继续共同努力,促进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蔡奇、王毅参加会晤。


习近平抵达法国巴黎奥利国际机场发表书面讲话

抵达法国巴黎奥利国际机场的书面讲话

2024年5月5日,巴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应马克龙总统邀请,我很高兴开启对法兰西共和国的第三次国事访问。2014年、2019年,我曾两次在春天到访法国,同法国人民一道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和55周年。值此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我再次踏上美丽的法兰西土地,倍感亲切。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法国政府和法国人民致以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

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国和法国长期以来相互欣赏、相互吸引。法国启蒙思想家很早就开始研究中华文化,中国人民也对伏尔泰、狄德罗、雨果、巴尔扎克等法国文化巨擘耳熟能详。60年前,中法两国突破冷战藩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为国际社会树立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典范。

近年来,中法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航空、航天、核能、农食、绿色等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完善全球治理等方面密切协调和配合。中法文化旅游年各项活动正在全面展开。中法关系发展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了福祉,也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了稳定性和正能量。

访问期间,我将同马克龙总统就新形势下中法、中欧关系发展,以及当前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我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巩固两国传统友谊、增进政治互信、凝聚战略共识、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用历史的火炬照亮前行的路,创造中法关系更加美好未来,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传承中法建交精神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应马克龙总统邀请,我很高兴对法国进行第三次国事访问。

在中国人民心中,法兰西有着独特魅力。这片土地曾经诞生众多有世界影响的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为全人类提供思想启发。150多年前,法国人士曾经参与建设中国福建船政和福建船政学堂,法国最早接受中国公派留法学生;百年前中国青年赴法国负笈求学,其中一些有志青年后来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法国在西方大国中率先同新中国正式建交。

2024年是个有特殊意义的节点。我此时来到法国,带来来自中国的三个信息。

——中方愿同法方传承建交精神,推动中法关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前,戴高乐将军从时代的战略眼光出发,决定同新中国建交。在冷战正酣的背景下,作出这一独立自主决定是极为不易的,事实证明也是正确和富有远见的。中法建交架起沟通东西方的桥梁,也推动国际关系朝着对话合作的方向演变。

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紧跟时代。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中,两国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机制性战略对话;率先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率先互设文化中心、互办文化年,为全球文明互鉴发挥引领作用。两国合作促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有力推进全球气候议程。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当今世界很不安宁,再次面临重重风险。中方愿同法方一道,弘扬建交精神,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为促进世界加强合作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将扩大高水平开放,同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深化合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依靠全体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数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2024年的目标是5%左右,且发展质量更高。中国将继续为全球增长提供动力,为世界各国带来机遇。

中国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毫不动摇坚持对外开放。我们欢迎更多高质量法国农产品、化妆品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欢迎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赴华投资兴业,已经全面放开制造业准入,将加快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准入。我们还给予法国等多个国家普通公民15天免签政策,制定了便利外籍人员在华旅游、支付的新举措。

中国的对外开放也包括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合作。当前,法国正在推进基于绿色创新的“再工业化”,中国也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双方可以深化创新合作,共促绿色发展。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在法国设立了电池工厂。中国政府支持更多中国企业到法国投资,也希望法方为他们提供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中方愿同法方加强沟通协作,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70年前,周恩来总理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认可,成为现代国际关系重要准则。

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忠实实践者。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占别国一寸土地。中国也是世界上唯一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写进宪法的国家,是核大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

近年来,我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完善全球治理、破解人类发展难题贡献中国方案,已经得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

中方理解乌克兰危机对欧洲人民造成的冲击。中国既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参与方,但我们一直在为推动危机和平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我相继发出多项呼吁,包括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重视各方合理安全关切;强调核武器用不得、核战争打不得。中国向乌克兰提供多批人道主义援助,多次派遣特使赴相关国家斡旋。乌克兰危机持续越久对欧洲和世界损害越大。中方期盼欧洲大陆早日重回和平稳定,愿同包括法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找到解决危机的合理路径。

巴以冲突同样牵动人心。解决巴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历史反复证明,巴以局势之所以屡陷动荡,根本原因在于联合国决议没有得到切实执行,“两国方案”基础不断被侵蚀,中东和平进程偏离正轨。中法两国在巴以问题上有很多共识,应该加强合作,为恢复中东和平作出贡献。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放弃独立思考,是一切不幸的核心”。中法作为两个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大国,在历史长河的每一次相遇都能迸发出巨大能量,影响世界行进方向。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让我们携手再出发,推动中法关系取得新的更大成就,造福两国和世界!


习近平抵达法国巴黎奥利国际机场发表书面讲话

抵达法国巴黎奥利国际机场的书面讲话

2024年5月5日,巴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应马克龙总统邀请,我很高兴开启对法兰西共和国的第三次国事访问。2014年、2019年,我曾两次在春天到访法国,同法国人民一道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和55周年。值此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我再次踏上美丽的法兰西土地,倍感亲切。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法国政府和法国人民致以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

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国和法国长期以来相互欣赏、相互吸引。法国启蒙思想家很早就开始研究中华文化,中国人民也对伏尔泰、狄德罗、雨果、巴尔扎克等法国文化巨擘耳熟能详。60年前,中法两国突破冷战藩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为国际社会树立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典范。

近年来,中法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航空、航天、核能、农食、绿色等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完善全球治理等方面密切协调和配合。中法文化旅游年各项活动正在全面展开。中法关系发展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了福祉,也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了稳定性和正能量。

访问期间,我将同马克龙总统就新形势下中法、中欧关系发展,以及当前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我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巩固两国传统友谊、增进政治互信、凝聚战略共识、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用历史的火炬照亮前行的路,创造中法关系更加美好未来,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寄语新时代青年

习近平寄语新时代青年强调

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2024年5月3日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习近平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国各族青年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党中央对广大青年充分信任、寄予厚望!

习近平强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习近平指出,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党管青年工作原则,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关心青年成长,支持广大青年建功立业。共青团要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传承弘扬优良传统,团结凝聚广大青年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


习近平对广东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灾害作出重要指示

要求全力做好现场救援伤员救治

及时排查处置风险隐患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李强作出批示

2024年5月2日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 5月1日2时10分许,广东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发生塌方灾害。截至2日6时,灾害已造成36人死亡、30人受伤。

灾害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广东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发生塌方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要全力做好现场救援、伤员救治,妥善做好善后处置等工作。要抓紧抢修受损道路,尽快恢复交通秩序。当前正值“五一”假期,群众出行增多,人员流动量大,部分地区还将出现大范围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各类事故灾害易发多发。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底线思维,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及时排查处置重点地区和关键领域风险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作出批示,要全力抢救受伤人员,细致做好善后工作,千方百计搜救被困人员,严防次生风险。当前正值“五一”假期群众旅游出行高峰,部分地方还将出现大范围降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落实,重点排查道路、景区以及公共设施等因长时间降雨引发的风险隐患,切实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全力防范各类事故灾害发生。

根据习近平指示和李强要求,应急管理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救援工作。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赶赴现场实地指挥一线应急处置工作,广东省、梅州市成立现场指挥部和多个工作组,全力做好现场搜救、伤员救治、交通疏导和善后处置等工作。目前,有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习近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工运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工会工作实现全方位进步。过去5年,广大职工群众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在经济建设、科技创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重大工作中,展现了敢打硬仗、勇挑重担的时代风采。全国总工会和各级工会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深化工会系统改革,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增强。对工人阶级作出的重大贡献,对工会工作取得的新成绩,党中央是充分肯定的。

关于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会工作,这次大会作了部署。这里,我再强调几点。

第一,坚持党对工会的全面领导。我国工运事业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展起来的,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坚持党对工会的全面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偏离。坚持党的领导不是抽象的、空泛的,不能流于形式,必须全面地、有效地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尤其是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中建立工会,必须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强调和坚持党的领导。要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工会工作的正确方向。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不断增强学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牢记“国之大者”,找准工会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工会系统落实落地,更好发挥工会职能作用。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确保工人阶级始终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第二,组织动员亿万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工会工作讲起来有千条万条,最根本的一条是把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投身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要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广泛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创造潜能,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好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职工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要围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第三,用心用情做好维权服务工作。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首先要体现在亿万劳动者身上。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着力解决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尤其要重视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加强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引导职工依法理性有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职工的“娘家人”。要继续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基层活力,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要健全已有的组织基础,持续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建会入会工作,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要创新工作方式,努力为职工群众提供精准、贴心的服务。工会干部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职工所思所想所盼,不断增强服务职工本领,真心实意为职工说话办事。全国总工会作为各级工会的领导机关,要带头加强自身建设,当标杆、作表率,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政治机关。

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对工会和工会工作的领导,选好配强工会领导班子,热情关心和严格要求工会干部,重视培养和使用工会干部。要注重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及时研究职工群众和工会工作遇到的重要问题,支持工会创造性开展工作。各级政府要发挥好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作用,积极帮助工会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10月23日在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讲话的主要部分。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2024年4月26日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4月2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45年的中美关系历经风风雨雨,给了我们不少重要启示:两国应该做伙伴,而不是当对手;应该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应该求同存异,而不是恶性竞争;应该言必信、行必果,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我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条大原则,既是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是走向未来的指引。

习近平强调,3周前,我同拜登总统通了电话,谈了对今年稳定发展中美关系的考虑,提出了双方应该以和为贵、以稳为重、以信为本。我还强调过,“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怎么应对这个变局,这是个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我给出的答案就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旗帜,也受到世界许多国家欢迎。地球就这么大,人类面临这么多共同挑战。中国古人讲“同舟共济”,我看现在需要“同球共济”。人类社会休戚相关、福祸相依,各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应该为实现共赢、多赢凝聚最大共识。这是中国看待世界和中美关系的基本出发点。我始终认为,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要有大国的胸怀和担当。中美两国应该为此作出表率,为世界和平承担责任,为各国发展创造机会,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为世界团结发挥积极作用。

习近平强调,我同拜登总统旧金山会晤时,提出了共同树立正确认知、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互利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共同促进人文交流5根支柱。这是中美关系这座大厦应该有的四梁八柱。大的原则定了,其他问题就好办了。中方愿意合作,但合作应该是双向的。我们不怕竞争,但竞争应该是共同进步,而不是零和博弈。中方坚持不结盟,美方也不要搞“小圈子”。双方都可以有自己的朋友和伙伴,不要针对对方,不要反对对方,不要损害对方。中方乐见一个自信开放、繁荣发展的美国,希望美方也能积极正面看待中国的发展。

布林肯首先转达拜登总统对习近平主席的问候,表示,拜登总统同习近平主席旧金山会晤以来,双方在两国交往、禁毒、人工智能、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当今世界面临很多复杂挑战,都需要美中两国合作应对。访华期间,我接触到的美国各界在华人士也都希望看到美中关系改善。美方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通过同盟关系反对中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希望同中方保持沟通,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旧金山共识,寻求更多合作,避免误解误判,负责任地管控分歧,推动美中关系实现稳定发展。

习近平请布林肯转达对拜登总统的问候。

王毅参加会见。


习近平在视察陆军军医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在视察陆军军医大学时强调

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

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医大学

2024年4月25日

新华社重庆4月2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月23日到陆军军医大学视察,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提高办学育人水平和卫勤保障能力,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医大学。

上午9时45分许,习近平来到陆军军医大学,首先了解大学基本情况和战场医疗救治重点学科情况,察看战伤急救器材和学员操作演示。陆军军医大学有着光荣历史传承,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高原军事医学、战创伤医学、烧伤医学等鲜明特色和优势。2017年调整组建以来,大学坚持姓军为战,推进创新发展,出色完成军事斗争卫勤保障、新冠疫情防控等一系列重大任务。习近平对陆军军医大学建设和完成任务情况给予肯定。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亲切接见陆军军医大学官兵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习近平强调,陆军军医大学是我军医学类高等教育院校,是全军卫勤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红色军医。要大力推进特色医学科研创新,巩固传统优势,抢占发展前沿,勇攀军事医学高峰。要加强卫勤保障各项建设,有力服务部队战斗力,服务官兵身心健康。

习近平强调,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抓好党纪学习教育,持续深化医疗卫生行业整肃治理,确保大学高度集中统一和纯洁巩固。要狠抓依法治校、从严治校,严格教育管理,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激发全校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齐心协力开创大学建设新局面。

何卫东等参加活动。


习近平在重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在重庆考察时强调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蔡奇陪同考察

2024年4月24日

新华社重庆4月2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重庆考察时强调,重庆要对标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和党中央赋予的使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在发挥“三个作用”上展现更大作为,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4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和市长胡衡华陪同下,深入物流园区、城市社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等进行考察调研。

22日下午,习近平首先考察了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他来到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运营调度中心,听取新通道建设情况汇报。习近平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方面要齐心协力,把这一标志性项目建设好、运营好,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物流园区要积极运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联运模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在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随后,习近平来到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听取货物集散、运输路径、运营成本和效益等介绍,同货车司机、列车司机、装卸工人、场站管理人员等亲切交流,询问他们的工作强度、劳动保护、节假日休息和收入情况。习近平说,大家在物流一线,也是在对外开放一线,通过你们的辛勤劳动,很多商品跨越山海、走向世界,你们的工作很有意义。推动西部大开放、促进西部大开发,物流很重要,大家要继续努力,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作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还听取了重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情况汇报,参观了重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成果展示。习近平表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庆、四川两地要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支柱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重庆的制造业有自身的结构特点、有相应的优势,希望重庆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扬优势、补短板,抓当前、谋未来,坚定不移、久久为功,奋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是一个老小区,2022年初启动更新改造项目并纳入全国有关试点。习近平来到这里,察看小区改造和便民服务情况,听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基层减负情况介绍。他还走进社区食堂,同正在就餐的群众亲切交流,鼓励社区食堂实现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指出,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点,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既要保留历史记忆和特色风貌,又要解决居民关切的实际问题。要总结推广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更好惠及广大社区居民。城市治理的很多工作要靠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和社区这个平台去落实,要厘清城市社区职责事项,继续推动资源下沉、完善服务设施,强化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提高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

离开时,社区居民纷纷围拢过来欢送总书记。习近平对大家说,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能为解决民生问题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每年办一些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3日上午,习近平考察了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听取当地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等情况汇报,观看系统应用演示。习近平指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要科学规划建设大数据平台和网络系统,强化联合指挥和各方协同,切实提高执行力。城市治理涉及方方面面,首要的是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预案、精准管控、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各类事态,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希望你们不断探索,积累新的经验。

24日上午,习近平听取了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对重庆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习近平指出,重庆制造业基础较好,科教人才资源丰富,要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发挥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作用。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习近平强调,重庆要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一手抓深化国企改革、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企业,一手抓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习近平指出,重庆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有效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习近平强调,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要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以县(区)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引导、依法规范城市工商资本和科技、人才下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抓牢抓实粮食生产,依山就势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设,聚焦现阶段农民群众需求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重点实事,抓一件成一件,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习近平指出,要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政治能力、提高工作水平,真抓实干、积极进取、担当作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一以贯之反对和惩治腐败,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陪同考察。

李干杰、何立峰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专题二 党纪学习教育

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习近平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二十大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党领导的社会革命迈上新征程,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展现新气象,全面从严治党更要有新的认识、新的作为。

过去10年,面对党内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二十大深刻总结全面从严治党十年磨一剑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要求全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是我们党从所处的历史方位、肩负的使命任务、面临的复杂环境出发,深刻把握党的根本性质和党情发展变化,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新的重大命题。

我们党是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指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世界最大政党,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执政,历史久、人数多、规模大,既有办大事、建伟业的巨大优势,也面临治党治国的特殊难题。我看,至少有以下几大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2023年1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事业伟大而艰巨、任重而道远,有人走着走着就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忘记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忘记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从而丧失了共产党人的本色。我们必须坚守奠基创业时的初心,坚守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党的规模大了,一些人容易出现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现象,容易出现尾大不掉、自行其是问题,破坏党的团结统一,影响党的凝聚力战斗力。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社会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也深刻影响到党员、干部的观念和行为。我们必须在重大问题、严峻形势面前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到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确保全党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步调一致向前进。

——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百年大党长期执政,思维惯性、行为惰性客观存在,一些老观念、老套路、老办法容易相沿成习,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也带来干部良莠并存、参差不齐。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克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确保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

——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执政几十年承平日久,许多党员、干部没有经历过生死考验,缺乏严峻斗争和艰苦环境的磨砺,容易追求安逸享乐而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容易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前慌了心神、乱了阵脚。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精气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担当作为,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能打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这么大一个党,有着光荣的历史、伟大的成就,一些人很容易在执政业绩光环的照耀下出现忽略自身不足、忽视自身问题的现象,陷入“革别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难”的境地。我们必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顺乎潮流、顺应民心,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朝着正确方向前进。

——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长期以来,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侵蚀党的肌体健康的病毒无处不在,如果不严加防范,经常打扫政治灰尘,久而久之必将积重难返。我们必须常怀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始终保持刀刃向内的坚定自觉,补钙壮骨、排毒杀菌、祛病疗伤、去腐生肌,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汇聚激浊扬清的强大正能量,使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解决好上述难题,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是全面从严治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啃下的硬骨头。面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面对前进道路上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挑战,面对长期存在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必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我们一定要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坚决摒弃权宜之计、一时之举的思想,坚决克服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坚决防止转变风向、降调变调的错误期待,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新征程上,全面从严治党要更好发挥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更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把促进全党牢记“三个务必”、践行党的宗旨作为根本指向,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高度统一起来,从而锻造更为坚强的领导力量,凝聚更为广泛的奋斗力量。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让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要不断探索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举措,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1月9日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讲话的一部分。


李希:以更高标准学好用好党纪处分条例 把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引向深入

李希在主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时强调

以更高标准学好用好党纪处分条例

把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引向深

2024年4月27日)


4月2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就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举行专题辅导报告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在主持会议时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维护党的纪律的重要职责,在学习《条例》上要做到高标准、高质量,学得更深入、更透彻,以深入学纪、带头守纪、严格执纪的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纵深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李希指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令行禁止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问题、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也是纪检监察机关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成果的题中应有之义。纪检监察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本着对党、对事业、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参与党纪学习教育,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努力在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上有新进步、新提升。要在全面系统学纪上下功夫,坚持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从总则到分则,从基本原则到具体规定,每一条都要掌握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在高度自觉守纪上下功夫,以《条例》为标尺从严从实检身正己,从身边人身边事中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努力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要在准确规范执纪上下功夫,把学习《条例》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紧密结合,与纪检监察工作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学习不断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履职水平,切实维护纪律的刚性、严肃性。要抓好党纪学习教育的组织实施,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根据工作实际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坚决防止搞形式主义,防止虚化发散走过场,确保全员覆盖、不落一人,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刘金国出席会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负责同志对《条例》作了讲解。驻委领导同志,机关副部级巡视专员、副部长级干部、副秘书长,机关各单位全体干部共1200余人参加报告会。



李希在江苏调研时发表讲话

李希在江苏调研时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2024年4月2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22日至25日到江苏调研。他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工作部署,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着力提升执纪能力,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履职担当的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李希来到南京大学,了解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对做好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意见建议。他指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高校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阵地,要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为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要聚焦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问题,组织师生党员原原本本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从严从实检身正己,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要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高校落地见效。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加强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建设,纠治“四风”顽疾,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要深化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实现“室组地校”协调联动,不断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

在南京市六合区石柱林社区、苏州市吴中区陆巷村,李希与干部群众深入交流,听取对正风肃纪反腐的意见建议。他指出,党的群众纪律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保证。要把党纪学习教育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有机结合,下大气力惩治“蝇贪蚁腐”,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党员干部增强服务群众意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把党中央惠民富民的好政策落到实处。在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工厂、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李希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履行好政治监督职责,推动落实党中央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更好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李希还到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平山堂廉政教育基地,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思想,持续深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调研期间,李希来到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瞻仰烈士群雕和纪念碑,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赓续红色基因、铸牢对党忠诚,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



李希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常委会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024年4月19日)

二十届中央纪委常委会4月19日就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举行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纪检监察机关是党的“纪律部队”,肩负维护党的纪律的重要职责,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抓好《条例》的学习贯彻,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提升执纪能力,不断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努力做自我革命的表率、遵规守纪的标杆。

李希指出,《条例》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基础性法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三次修订《条例》,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理论和实践成果上升为制度规范、转化为纪律要求,实现党的纪律建设与时俱进。纪检监察机关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原原本本、逐章逐条学习《条例》,用心钻研把握,时刻对标对表,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实际成效。

李希强调,《条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恪守的行为准则,也是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依据。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学习《条例》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用。要学出更加坚定的政治忠诚,带头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盯“七个有之”问题,坚决清除危害党的团结统一的政治隐患,以有力有效政治监督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要学出更加高强的履职本领,紧密结合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深刻理解把握《条例》主旨要义和实践要求,做到全面熟知掌握、准确规范使用,不断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要学出更加自觉的纪律意识,涵养自律修为,强化警示教育,加强自我检视,用党的纪律校正思想和行动,努力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要学出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旗帜鲜明同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作坚决斗争,切实维护纪律的刚性、严肃性,同时做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锻造纯度更高、成色更足的铁军。


王晓晖在省级领导干部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上发表讲话

王晓晖在省级领导干部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上强调

坚持从学纪入手抓好党纪学习教育

切实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黄强施小琳参加

2024年4月16日

4月14日至16日,省级领导干部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在成都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谈认识体会并作结业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通知》要求,坚持从学纪入手抓好全省党纪学习教育,原原本本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准确掌握“六项纪律”的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切实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省委副书记、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参加读书班。

本次读书班采取个人自学、分组研讨、专题辅导、集中研讨相结合的形式,逐章逐条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读书班期间,邀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作专题辅导;参加读书班同志分别发言,谈认识体会和下一步打算。大家普遍认为,通过读书班集中学习,深化了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性和忽视党纪、违反党纪问题危害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纪律教育和严肃的党性锻炼。大家一致表示,要持续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上下功夫,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王晓晖在谈认识体会时指出,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严格的纪律性是保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回顾百年党史,我们党正是依靠严明的纪律,才一路克难化险、披荆斩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突出位置,先后3次修订《条例》,把党的纪律建设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以法纪形式固定下来,不断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党的历史经验和新时代实践表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有力保证,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政治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的有效举措和不二法宝,必须常抓不懈。

王晓晖指出,当前我们已经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就越要强调加强纪律性。这次党纪学习教育,就是要从学纪入手,推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从严抓好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强化遵守纪律的自觉,知行知止、令行禁止,以严明的纪律确保全党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合力。《条例》把党章、党中央的纪律要求以及其他党内法规的纪律规定,整合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六项纪律”,全面划出了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知纪明纪的必修教材和守纪执纪的行为准则。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准确掌握“六项纪律”的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

王晓晖指出,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必须在遵规守纪中永葆政治本色,始终做到立场坚定、对党忠诚。《条例》把政治纪律排在“六项纪律”之首,清晰列出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树立起了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标准,就是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时时刻刻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标对表、保持一致。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把遵守政治纪律摆在首位,任何时候都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对党绝对忠诚,与党中央同心同德,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王晓晖指出,组织纪律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党的战斗力的基本条件,必须在遵规守纪中践行“四个服从”,始终做到听党指挥、步调一致。《条例》把“四个服从”细化具体化,列出对违反组织纪律行为的处分,突出强调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突出强调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贯彻落实,突出强调增强党员的组织观念。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严守组织纪律,强化组织意识,处理好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处理好自由与约束的关系,切实做到“四个服从”。

王晓晖指出,廉洁纪律是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重要保障,必须在遵规守纪中坚决守住底线,始终做到廉洁奉公、干净清白。《条例》在廉洁纪律部分对内容、对象、执纪上进行明确,既体现了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动辄则咎,又体现了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一刻不停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好用好廉洁纪律,一方面弄清楚“廉洁底线是什么”,更好掌握廉洁用权的行为规则;另一方面弄清楚“廉洁底线怎么守”,把思想防线筑牢,从小事小节守起,始终公私分明、秉公用权、清正廉洁。

王晓晖指出,群众纪律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必须在遵规守纪中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做到心系群众、为民造福。《条例》紧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新时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经验做法固定下来,将维护群众利益的要求确定下来,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和性质宗旨。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王晓晖指出,工作纪律是党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必须在遵规守纪中扛起使命责任,始终做到勤勉敬业、担当作为。《条例》对违反工作纪律行为的处分规定,清晰划出具体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有利于推动党员干部正确履职、警醒知止。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党的工作纪律,切实做到履职尽责、真抓实干、善作善为,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创造新业绩、打开新局面。

王晓晖指出,生活纪律是党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必须在遵规守纪中培养高尚情操,始终做到品端行正、一身正气。《条例》严明生活纪律,列出的负面清单既管线下又管线上、既管自己又管家人、既看行为又看影响,有助于引导党员强化身份意识,严格约束自身言行,履行好党员义务,更好承担起党员责任。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以严格生活纪律来要求和管束自己,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切实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读书班结业式上,王晓晖对省级党员领导干部切实担负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推动全省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提出要求。他指出,要抓住学习重点,坚持聚焦学习贯彻《条例》,引导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进一步明确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切实做到学懂弄通、知行合一。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解决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问题,引导党员、干部对照《条例》一条一条查摆,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提高。要注重实际效果,牢牢把握中央提出的目标要求,扎实做好党纪学习、教育、培训各项工作,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反对文山会海,确保在学习和掌握党的纪律上见实效,在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上见实效。要强化统筹兼顾,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同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把联系分管工作做得更好,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促进”。

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读书班。


王晓晖主持召开省委党建领导小组会议

王晓晖主持召开省委党建领导小组会议强调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高标准高质量组织开展全省党纪学习教育

2024年4月12日


4月12日,省委党建领导小组会议召开,省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王晓晖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高标准高质量组织开展全省党纪学习教育,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和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听取关于扎实抓好我省党纪学习教育当前重点工作的汇报,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王晓晖指出,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出具体部署。全省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高质量推进我省党纪学习教育,确保达到预期目的。

王晓晖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自觉性坚定性。开展这次党纪学习教育,是确保我们党政治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的有效举措,要准确把握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次党纪学习教育指向精准,重点是纠治忽视党纪、违反党纪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让党员、干部深化对忽视党纪、违反党纪问题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把铁的纪律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行动准绳,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这次党纪学习教育要求明确,必须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上取得务实成效,引导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王晓晖指出,要聚焦主要内容,把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贯穿党纪学习教育始终。要坚持逐章逐条学,把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结合起来,在原原本本学《条例》上下功夫见成效,更好地推动《条例》入脑入心。要紧密联系实际学,把党纪学习教育与正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发展战略、完成本地本部门重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与自身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在全面检视问题不足上下功夫见成效,使党纪学习教育每项措施都成为规范从政行为、促进中心工作的有效举措。要抓好以案促学,在精心开展警示教育上下功夫见成效,特别要突出抓好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关键岗位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抓好以训助学,坚持贯通党纪教育和党性教育、廉洁教育,在分层分类教育培训上下功夫见成效,不断提升理论水平、锤炼党性修养。

王晓晖指出,全省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谋划安排,精心组织实施,把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推动党员、干部高质量完成党纪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要力戒形式主义,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与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实效、提高质量。要强化宣传引导,为党纪学习教育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领导小组副组长,有关省领导,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领会自我革命的文化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取得的新成果。实践证明,“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在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资源基础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党员干部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勇于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增强推进自我革命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思想认识方面,勇于进行自我检视。自古以来,反躬自省的理念就受先贤推崇,孟子提倡“反求诸己”,朱熹主张“日省其身”。所谓“反躬自省”,就是要时常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得失,强调的是一种自我检视的意识。要达到自我检视的境界绝非易事,首先必须克服害怕揭短、“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敢于从主观上找原因,深挖思想根源才能找准问题症结。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打出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在思想上检视反思,就要过滤杂质、清除毒素、割除毒瘤,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宗旨,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提高政治免疫力,同时聚焦突出问题,向体内病灶开刀,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

在个人修养方面,做到心存敬畏、慎独慎微。在我国古代,关于“慎独”的记载见于《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意是说,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谨慎从事,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应心存敬畏。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继承发扬这一优秀品质,十分重视党员个人的党性修养,将党性教育作为共产党人的“心学”,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要修习好这门心学,关键就要看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达到慎独慎微的要求,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党员干部要做到慎独慎微,又何尝不需要拿出点自我革命精神。要主动培养迁善改过的自觉,将党性修养与严以修身融为一体,转化为强化个人修养的实际行动,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要在私底下、无人时管住自己、把稳方向,莫让小错酿成大错。

在社会实践方面,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中国人自古崇尚“修齐治平”“为万世开太平”的家国情怀,无论是反求诸己、进行自我检视,还是慎独慎微、严于修身律己,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理想。五千多年文明历史为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提供了文化滋养,也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厚植了历史根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都是为了领导好中国式现代化这场伟大社会革命。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更加要求我们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以伟大自我革命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孙大伟)


严明纪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这次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

  纪律是党的生命线,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必须旗帜鲜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大的战略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下大气力抓纪律建设,不断完善纪律规矩,充分释放出全面从严治党越来越严、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彰显出我们党把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

  我们党肩负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开拓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要通过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全党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知行知止、令行禁止,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合力。

  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要抓住学习重点,在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上下功夫见成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基础性法规。要通过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纪律规矩,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学习条例内容,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要加强警示教育,运用典型案例和身边人身边事深刻剖析,不断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真正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

  纪律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纪律教育、完善制度机制、提升纪律自觉,始终做到戒尺高悬、警钟长鸣,真正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党的纪律建设看得很重、抓得很紧。根据党中央部署,自今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彰显了我们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这次党纪学习教育,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今年1月8日,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在全党开展一次集中性纪律教育”;1月31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主题教育总结报告和关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时,要求“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在全党组织开展好集中性纪律教育”;3月在湖南考察时,强调“组织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4月在重庆考察时,进一步要求“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努力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上有新进步新提升,确保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深刻认识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总结党的28年革命斗争经验时谈到,我们党有三件“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第一件就是“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周恩来同志解释说,“毛泽东同志特别把有纪律放在最前面,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这是决定党能否坚持革命、战胜敌人、争取胜利的首要条件”。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1920年,蔡和森给毛泽东同志写信探讨建立中国共产党时,就提出“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从党的二大制定的第一部党章专门将“纪律”作为单独一章,到党的五大设立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从井冈山时期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延安时期强调“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从中国革命胜利在望之际提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到党中央“进京赶考”前提出“两个务必”、定下“六条规矩”……正是铁的纪律,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打下了坚实根基,为我们党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爱戴和拥护、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

“这个问题,我是‘婆婆嘴’反复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纪律规矩,给党员干部讲道理、敲警钟、划红线。谈纪律规矩的重要性,强调“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谈纪律建设的内容,对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分别提出具体要求,强调“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谈党纪与国法的关系,明确提出“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把纪律挺在前面”;谈遵规守纪,谆谆告诫“党员‘破法’,无不始于‘破纪’”,要“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谈严格执纪,强调“纪律不能成为‘稻草人’,不能成为聋子的耳朵——摆设”,要“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等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用严明纪律管党治党,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对党员干部来说,纪律是“紧箍咒”,也是“安全带”。只有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才能使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违纪走向违法。对党组织来说,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只有把纪律挺起来、立起来、严起来,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政治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

深入领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必要性。2023年“七一”前夕,中央组织部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804.1万名。“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靠什么来管好自己的队伍?靠什么来战胜风险挑战?除了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必须靠严明规范和纪律。”习近平总书记的深邃思考,体现了对党面临严峻复杂考验的清醒认识、对深化党的纪律建设的坚定决心。

从党面临的形势任务看,加强纪律建设是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迫切需要。“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我们党肩负着团结带领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党的领导是否坚强有力,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前进征程上,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来自外部的风险挑战始终存在并日益凸显。时代之变、历史之责,对党的领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没有严明的纪律,就没有党的团结统一,就难以有效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难以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从党的自身建设看,加强纪律建设是淬炼党员干部“钢筋铁骨”、铸牢全面从严治党“铜墙铁壁”的迫切需要。经过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党内存在的纪律松弛、作风飘浮状况显著改变,党员干部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显著增强。但也要清醒看到,仍有一些党组织对纪律建设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一些党员干部“目中无纪”,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把纪法教育当成“耳旁风”,对纪法缺乏敬畏,我行我素、顶风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党员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更会损害党的形象、阻碍党的事业发展。

明底线方能知敬畏。加强纪律教育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这次党纪学习教育,就是要从学纪入手,使全党进一步深化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性和忽视党纪、违反党纪问题危害性的认识,从而推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从严抓好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强化遵守纪律的自觉,以严明的纪律确保全党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知行知止、令行禁止,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合力。

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4月以来,党纪学习教育在全党有序展开,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营造了学条例、守党纪的浓厚氛围。这次党纪学习教育时间紧、任务重,要坚持更高站位、更严要求、更实作风,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把握目标要求。目标明则思路清。这次党纪学习教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组织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条例》,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只有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要求,精准发力、抓深抓实,才能增强党纪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精准性,防止散光走神、变形走样。

——抓住学习重点。严明纪律不是空洞抽象的要求,而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条例》作为党的纪律建设的基础主干党内法规,规定了党的各项纪律和执纪依据,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知纪明纪的必修教材和守纪执纪的行为准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3次修订《条例》,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理论和实践成果上升为制度规范、转化为纪律要求,实现党的纪律建设与时俱进。新修订的《条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严的基调,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释放了从严治党越来越严、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要把学习重点聚焦到《条例》上,原原本本、一条一条把各项纪律规定搞清楚,把为什么修订、改了哪些地方、修订背后的考量等弄明白,做到学深学透学到位,切实用以校正思想和行动,真正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

——注重学习方式。党纪学习教育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在注重实效、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坚持逐章逐条学,把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紧扣党的“六大纪律”进行研讨,准确掌握《条例》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进一步明确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紧密联系实际学,自觉对照《条例》各项规定,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及时发现问题、明确努力方向、细化整改措施。抓好以案促学,深刻剖析违纪典型案例,加强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抓好以训助学,加强对《条例》的解读和培训,帮助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真正做到学懂弄通、知行合一。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学纪、准确知纪、心中明纪、严格守纪,方能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有铁的纪律保证,我们党必将更加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带领人民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纪律教育的重要论述 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推动,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折不扣落实《通知》要求,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纪律教育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阐释加强党的纪律教育的重大意义、内容对象、方法途径、目标任务,深刻回答我们党为什么要开展纪律教育、开展什么样的纪律教育、怎样开展纪律教育等重大问题,为新征程持续推进纪律教育常态化、突出严的基调深化党的纪律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深刻阐明了纪律教育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纪律教育作为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突出加以强调。深刻指出加强纪律教育的重要性,“党的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要求各级党组织“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深刻指出加强纪律教育的必要性,“学好了党规党纪,就能弄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温水煮青蛙,前车之鉴不可忘却,每个人还是要好好复习一下。脑子里要有个‘紧箍咒’”。深刻指出加强纪律教育的紧迫性,“很多领导干部犯错误,最后在忏悔书中都说对党章和党规党纪不了解、不熟悉,出了事重新学习后幡然醒悟,惊出一身汗。如果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好了、掌握了,又自觉遵守了,防患于未然,就可以防止一些干部今天是‘好干部’、明天是‘阶下囚’的现象”。

着重强调了纪律教育的内容对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思考管党治党建设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纪律教育划出了重点、明确了对象。在主要内容上,强调“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指出“党章是党的总章程,也是党的纪律、规矩的总源头”,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强调“以纪律为尺子”,指出“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要求“扎紧党规党纪的笼子,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在重点对象上,既注重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又高度关注领导干部、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群体,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强调“特别是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引导,让他们从进入干部队伍起就知道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清晰指明了纪律教育的方法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纪律教育念兹在兹、谋深虑远,既绘蓝图、明方向,又指路径、教方法,推动纪律教育不断深化实化。强调“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指出“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要求“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要求“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都要贯彻严的要求,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重视、警醒、知止”。强调“抓好正反两方面典型”,要求“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激励作用,深入开展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以案示警、以案明纪”,“使各级领导干部从心底里把党规党纪当成高压线、警戒线”。强调“推进纪律教育常态化”,要求党的各级组织“积极探索纪律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的途径,多做提提领子、扯扯袖子的工作,使党员、干部真正懂得,党的纪律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严格遵守和坚决维护纪律是做合格党员、干部的基本条件”。

明确提出了纪律教育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规矩不成其为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首先要严明纪律”,要求通过纪律教育进一步增强全党纪律观念、提升党员纪律自觉。强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正确处理自律和他律、信任和监督、职权和特权、原则和感情的关系”,形成尊崇党章、遵守党纪的良好习惯。强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强调督促推动领导干部“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准确把握新时代加强党的纪律教育的重要经验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对党员的纪律教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经广泛传唱成为我党我军纪律教育的生动教材;古田会议决议提出“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对红四军党的纪律教育进行了探索。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鲜明提出“纪律教育”的命题,要求“必须对党员进行有关党的纪律的教育”;延安整风开始后,《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重申“要在全党加强纪律教育”。解放战争全面爆发不久,毛泽东同志就在《注意加强部队纪律教育》的电报中强调,“任何部队,在每一次行动前,必须进行一次公开的全体的纪律教育”,推动全军思想意志行动更加统一,有力保障了夺取全国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作出《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将“在党内加强纪律教育”明确列为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主要任务之一,各级纪律检查机构围绕整风整党和“三反”“五反”等运动,一边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一边开展纪律教育,使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党员素质有了较大提升。改革开放前夕召开的党的十一大在党章中恢复了设置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条款,并增加规定了“加强对党员的纪律教育”的内容,这是第一次在党章中对纪律教育作出明文规定;随后,恢复重建的中央纪委召开第一次全会,强调各级纪委要抓好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协助各级党委,对党员加强党的纪律和党的传统优良作风的教育”;党的十二大党章规定,中央和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要经常对党员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这也为此后的历次党章所沿用。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我们党相继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集中性学习教育,也同步使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了深刻的纪律教育,进一步改进了思想和工作作风,增强了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把党的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突出位置,坚持发扬我们党重视纪律教育的优良传统,深刻总结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推进纪律教育的重要成果,将纪律教育贯穿党的纪律建设全过程,系统深入、常态长效加以推进,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夯实纪律教育基础。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经验,也是全面加强党的纪律教育的有效路径。我们党坚持一手抓思想引领,持续加强纪律教育,推动全党增强纪律观念,形成纪律自觉;一手抓制度建设,与时俱进修订党章,3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制定修订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廉洁自律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等一批基础主干法规,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同时不断强化纪律执行,推动党的纪律规矩真正立起来、严起来,为纪律教育提供坚实支撑。

坚持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丰富纪律教育载体。开展纪律教育,既要集中发力、形成声势,又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努力营造遵规守纪的浓厚氛围。我们党先后部署开展6次党内集中教育,每一次都涵盖纪律内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对照党的纪律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强调着力解决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问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学习党章作为重要内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学习对照重要党内法规作为重点内容,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学习领会党的纪律建设百年历程和经验启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同时鼓励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纪律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的途径,把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课程,通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常敲思想警钟、常紧纪律之弦、常存敬畏之心。

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深化拓展纪律教育内容。党的纪律规矩是多方面的,开展纪律教育必须抓住重点、以点带面,不断拓展深度广度。我们党坚持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纪律教育的重中之重,突出抓好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带动各项纪律学习教育不断深化;同时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把加强纪律教育与党的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风廉政教育等贯通融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坚持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相结合,实现纪律教育全覆盖。领导干部是全党的表率,只有抓好“关键少数”,纪律教育才有说服力;广大党员是党的队伍的主体,只有管住“绝大多数”,才能保持纪律教育的良好环境。我们党在开展纪律教育中,既注重对广大党员提出普遍性要求,用严格教育、严明纪律管住“绝大多数”;又注重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提出更高的标准,进行更严的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其示范表率作用,引领多数、带动全党、凝聚人心,使培养“自觉的纪律”成为党员干部的坚定行动。

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提升纪律教育质效。加强纪律教育既要有润物无声的正向引领,也要有触及灵魂的警示震慑。我们党始终坚持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同时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深刻剖析典型案例,以案为鉴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加强党的纪律教育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举措,是党的事业攻坚克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可靠保证。新征程上,必须继承弘扬我们党加强纪律教育的重要经验,进一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深化对党的纪律教育的规律性认识,将党纪学习教育引向深入,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坚决贯彻落实党纪学习教育各项部署任务

纪检监察机关是党的“纪律部队”,肩负维护党的纪律的重要职责,必须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李希同志近期在多个场合对纪检监察系统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出重要部署,刘金国同志提出具体要求,中央纪委专门印发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项任务举措。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坚持目标导向、重点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提升执纪能力,不断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努力做自我革命的表率、遵规守纪的标杆,以党纪学习教育的实际成效,纵深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目标导向,切实增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是全党的一件大事。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开展这项工作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令行禁止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问题、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也是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成果的题中应有之义,切实增强抓好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准确把握党纪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把学习《条例》作为必修课、常修课,真正做到学懂弄通、知行合一,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学出更加坚定的政治忠诚、更加高强的履职本领、更加自觉的纪律意识、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以铁的纪律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

坚持重点导向,着力提高党纪学习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这次党纪学习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新修订的《条例》。要坚持学原文、悟原理,原原本本、逐章逐条学习《条例》内容,从总则到分则,从基本原则到具体规定,每一条都掌握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准确把握主旨要义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明确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学习政治纪律,重在掌握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坚持党的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证令行禁止;学习组织纪律,重在掌握规范和处理党的各级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以及党员与党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坚持民主集中制,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自觉执行组织决定、服从组织安排;学习廉洁纪律,重在掌握党员干部廉洁用权的行为规则,始终做到公私分明、秉公用权,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行为,保持清正廉洁;学习群众纪律,重在掌握处理党群关系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真正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学习工作纪律,重在掌握党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学习生活纪律,重在掌握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要掌握这些重点内容,抓住学习《条例》的核心和关键,纲举目张地抓好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学习落细落实、入脑入心。

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强化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纪律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这也是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靶心所在、要害所在。纪检监察机关是执纪执法机关,纪检监察干部理应熟知精通纪律、自觉遵守纪律、严格执行纪律,但从实际情况看,“三个不”问题在纪检监察队伍中也不同程度存在。有的自认为是党规党纪方面的“行家里手”,放松了学习要求,实际上对纪律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有的认为学党纪就是背条文,学用脱节,在实际工作中不善应用;更有甚者以执纪者自居,在党纪学习和执行上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把纪法教育当成“耳旁风”,自己走偏越界后还浑然不觉,等等。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把自己摆进去,从身边人身边事中受教育受警醒,以《条例》为标尺从严从实检身正己,努力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要注重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追责问责等各项工作中准确规范执行党的纪律,切实维护纪律的刚性、严肃性。

坚持结果导向,确保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学习教育重在务实功、求实效,努力在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上有新进步、新提升。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教育整顿成果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结合起来,与正在做的工作结合起来,将学习成果体现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聚焦目标任务,防止虚化发散走过场,力戒形式主义,不搞形式化、套路化、表面化,以好作风保证党纪学习教育取得好效果。坚持以上率下、整体发力,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抓起,从领导干部做起,全系统同步推进,各板块、各层级都切实负起责任,明确具体措施,统筹推动落实,确保全员覆盖、不落一人,实现个个受益、确有收获。坚持立足职责、服务保障,在抓好自身学习教育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还要充分发挥系统优势,积极服务保障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加强对《条例》的宣传阐释,加大对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通报和警示教育力度,配合开展党纪培训,加强对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研究室)


深刻认识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性

求是网评论

2024年5月8日)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放松。根据党中央部署,自今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彰显了我们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进一步深化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总结党的28年革命斗争经验时谈到,我们党有三件“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第一件就是“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周恩来同志解释说,“毛泽东同志特别把有纪律放在最前面,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这是决定党能否坚持革命、战胜敌人、争取胜利的首要条件”。

从党的二大制定的第一部党章专门将“纪律”作为单独一章,到党的五大设立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从井冈山时期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延安时期强调“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从中国革命胜利在望之际提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到党中央“进京赶考”前提出“两个务必”、定下“六条规矩”……正是铁的纪律,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打下了坚实根基,为我们党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爱戴和拥护、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

“这个问题,我是‘婆婆嘴’反复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纪律规矩,给党员干部讲道理、敲警钟、划红线。谈纪律规矩的重要性,强调“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谈纪律建设的内容,对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分别提出具体要求,强调“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谈党纪与国法的关系,明确提出“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把纪律挺在前面”;谈遵规守纪,谆谆告诫“党员‘破法’,无不始于‘破纪’”,要“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谈严格执纪,强调“纪律不能成为‘稻草人’,不能成为聋子的耳朵——摆设”,要“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等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用严明纪律管党治党,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对党员干部来说,纪律是“紧箍咒”,也是“安全带”。只有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才能使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违纪走向违法。对党组织来说,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只有把纪律挺起来、立起来、严起来,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政治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

学纪是知纪的基础,明纪是守纪的前提。加强纪律教育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这次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努力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施郑平:党纪学习教育要把握“三个坚持”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4年5月7日)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党纪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不久前,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指出,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这次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员干部要自觉对标党纪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党纪学习教育落到实处。

坚持有的放矢,抓住学习重点。这次党纪学习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党员干部要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思想,抓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要联系实际学。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不仅要逐章逐条学,还要坚持以案促学、以训助学,从身边事身边人中汲取经验教训,真正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要带着问题学。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靶向施策精准发力,重点学习党内规章制度,时刻提示廉政风险责任,让党规党纪真正入脑入心。要深入细致学。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深功夫、苦功夫,进一步明确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让学习有重点、见深度。

坚持良好作风,端正学习态度。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纪学习教育是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必修课,党员干部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上好这堂课,日日相继、久久为功,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 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次学习不能走过场,要力戒形式主义,摒弃那种“学习一阵风、为完成任务而学、学习一刀切”式的学习,对于只停留在机械学习上,满足听听会、记记笔记的党员干部,要对他们多咬耳朵扯袖子,加强宣传引导,促使他们以良好作风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际行动。

坚持以学促干,提升学习效果。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要充分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始终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党员干部主动接受党纪教育锻造洗礼,保持干事创业精气神,实现以学促干,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要坚持两手抓两促进,迎难而上、敢于斗争,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把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同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完成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习效果,防止出现“两张皮”现象, 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心中有规矩,行为定方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遵规守纪、从严律己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先学一步、学深一点上勇担当、作表率,党员干部要以此次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高质量完成党纪学习教育任务。



把握目标要求 科学谋划组织

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纪学习教育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廷飞 陈昊

2024年5月3日)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纪检监察组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药监局党组,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联学。驻在单位党组成员、机关处长以上干部、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全体干部共1280人参学。

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纪检监察机关深刻认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准确把握目标要求,作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推动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结合派驻监督单位垂直管理特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立足职责定位,抓本组带系统,与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确保党纪学习教育抓深抓实不走样。印发组内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并抄送税务系统,确定6个方面、20项具体措施,进一步明确任务、明晰责任。督促总局党委及时制定党纪学习教育方案,为总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专题学习辅导提供支持,组办公室对接和支持税务总局专班工作。

该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要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深化拓展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成果、推动派驻监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与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集中整治税务系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紧密结合,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务求取得实效。

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纪检监察组把学习、监督两项任务一体谋划、一并落实,结合实际部署组内学习教育工作,同时研究制定对驻在单位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专项监督的工作方案,从总体工作目标、明确监督内容、强调工作要求等3个方面提出12项措施,传导责任压力,推动驻在单位把党纪学习教育与抓落实结合起来,精心组织、认真落实、确保实效。

“派驻纪检监察组要带头落实党纪学习教育各项任务,以有力监督推动驻在单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学习教育,在学习和掌握党的纪律上见实效,在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上见真章。”该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要持续盯紧压实主体责任,提升督学质效,切实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固定每周一上午召开学习研讨会,紧扣驻在单位特点和执纪执法实践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逐章逐条学习“六项纪律”的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专门开辟纪法类书籍“读书角”,通过“支部荐读”栏目推送纪律处分条例新增或修改的重点条文解读等纪法阐释文章,推动全组同志在学懂弄通、知行合一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提升执纪能力。

“派驻纪检监察组肩负监督执纪执法的重要职责,在党纪学习教育中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示范带动并监督推动驻在单位以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交通银行纪检监察组先后召开组务会、全体党员大会,对党纪学习教育开展动员部署。结合实际细化落实本组学习计划,从集体学习、研学研讨、个人自学、专题党课、培训辅导、现场教学、警示教育等多方面作出安排,并同步布置专题宣传栏、开展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集体学习、制作相关警示教育片,营造浓厚氛围。

该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加强与驻在单位党委的贯通协同,支持和督促中国交通银行党委组织好党委中心组学习、读书班、专题党课、警示教育大会等,同时加强对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学习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针对工作中发现的派驻监督单位现行行规处理办法与党内法规制度衔接不畅、匹配不当等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银行纪检监察组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推动党纪国法行规衔接贯通。与中国农业银行内控合规监督部联合组成专项工作组开展专题攻关,修订完善行规处分办法;紧扣党纪处分条例新要求,推动组织人事部门制定党纪处分、政务处分、处分与行规处分影响后果管理办法。

“要本着对党、对事业、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参与党纪学习教育,既要全面系统学纪、高度自觉守纪,也要准确规范执纪,通过学习不断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履职水平。”该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组里明确安排部署、理论学习、警示教育、培训辅导、对照检查5个阶段13个方面20项具体工作,形成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将与农行党委同向发力,共同督促全行抓好党纪学习教育,坚决防止形式主义,防止虚化发散。

违规选任干部行为的认定标准和处分规定


为政之道,首在得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违规选任干部行为作出处分规定。

1. 违规选人用人,用人失察失误

《条例》规定,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封官许愿、说情干预、跑官要官、突击提拔或者调整干部等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行为,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这是针对“七个有之”中的“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问题作出的处分规定。

“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行为表现,主要是指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等规定。从近年来查处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看,有的凭个人亲疏、个人好恶来选人用人,把职务作为私相授受的个人资源;有的依然相信“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那一套,变着法子拉关系、走门子;有的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已经明确即将离任,还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等。

这些选人用人上的问题和不正之风,不仅损害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而且打击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心气,甚至严重破坏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态度,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各项制度规定,促进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切实发挥正确选人用人的风向标作用。

此外,《条例》规定,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依照前款规定处理。这主要是指领导干部不认真履行职责,选拔任用了不符合条件的干部,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的情况。应当注意,此款重在强调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才给予纪律处分;对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党组织可以给予批评教育、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等。

2. 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中,搞好人主义

《条例》规定,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中,搞好人主义,情节较重的,给予相应处分。共有三种情形:

1)以党纪政务等处分规避组织调整。

这是指领导干部具有《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第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被组织认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本应采取平职调整、转任职级公务员、免职、降职等方式予以调整,但在依照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其党纪政务等处分后,搞好人主义,未予以组织调整的行为。这里的“党纪政务等处分”通常是轻处分,如系重处分,则不存在或者不需要再作出组织调整。

2)以组织调整代替党纪政务等处分。

这是指领导干部具有《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第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被组织认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予以组织调整后,未依照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其党纪政务等处分的行为。

3)其他避重就轻作出处理行为。

这是指领导干部具有《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第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被组织认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应当予以组织调整,同时应当给予其党纪政务等处分,但是搞好人主义,除以党纪政务等处分规避组织调整,或者以组织调整代替党纪政务等处分外,回避重的处分处理方式、采取轻的处分处理方式予以处分处理的行为。

实践中有些同志认为,相比于“能上”的皆大欢喜,“能下”往往会得罪人。能否克服好人主义,是推进能上能下工作的关键。《条例》对此作出明确的处分规定,有利于推进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将能上能下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保障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彻执行到位。




关于违反党的政治规矩的处分规定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六条规定,违反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等党的规矩,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相应处分。

党的规矩,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是党章、纪律、法律的规范要求和党的优良传统、工作惯例等的总和。既包括成文的党内法规,如党章等党内规章制度、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也包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工作惯例等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

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

党内很多规矩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反映了我们党对一些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科学总结,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这些规矩看着没有白纸黑字的规定,但都是一种传统、一种范式、一种要求。违反了这些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在政治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应当受到党纪惩处。

本条规定是对党员、干部遵守党的政治规矩提出的纪律要求。对违反党的规矩的行为,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视情节给予党纪处分。“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主要是指损害党的政治形象,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等。新修订的《条例》将违反党的规矩的行为危害后果修改为“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进一步明确了认定此类问题的标准,体现以高标准、严要求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而带动其他纪律严起来。

党员、干部违纪往往是从破坏规矩开始的。规矩不能立起来、严起来,很多问题就会慢慢产生出来,很多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能否严守政治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必须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强的党性意识、更高的政治觉悟要求自己。


哪些行为属于不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相关的处分规定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第六十一条对不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种类和幅度作了规定。可分为三类:

1.不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

《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了不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的三种行为表现:党员领导干部在本人主政的地方或者分管的部门自行其是,搞山头主义,拒不执行党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甚至背着党中央另搞一套;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或者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坚决,打折扣、搞变通,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不顾党和国家大局,搞部门或者地方保护主义。

其中,前两种行为严重程度不同:拒不执行党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行为危害更大,性质更恶劣,一旦存在就要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或者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坚决,打折扣、搞变通行为,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不顾党和国家大局,搞部门或者地方保护主义的,同样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

2.政绩观错位,违背新发展理念、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

《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违背新发展理念、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较大损失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实践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上掉队、走偏,有的是能力不足或者工作作风问题,但也有些是政绩观错位造成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把干事和个人名利捆绑在一起,私心杂念作祟,醉心于获取升迁资本,重显绩轻潜绩、重面子轻里子,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偏离政治要求,造成严重危害。《条例》作此规定,有利于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切实贯彻党中央要求,认真践行正确政绩观,把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到实处。

此外,该条还专门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行为作出规定,明确有此行为的,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3.不按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

《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不按照有关规定向组织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重大事项,是指超出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自身职权范围,或者虽在自身职权范围内但关乎全局、影响广泛的重要事情和重要情况,包括党组织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党组织决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事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党员履行义务、行使权利,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担负责任的重要事情和重要情况。

作为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涉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时按规定向组织请示报告,这是必须遵守的规矩。《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请示报告制度作了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进一步确立了请示报告的工作体制机制。《条例》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保证相关党内法规关于请示报告制度和要求的落实。



政治纪律是什么,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二编分则第六章是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的处分规定。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第六章共 28 条,增写2条,修改 12 条。

政治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在党的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是打头、管总的纪律,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前提和基础。

本章规定的违反政治纪律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发表、传播有严重政治问题的言论;不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党组织不忠诚不老实;不坚定理想信念;涉外活动中存在有政治问题的言行;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失职;违反政治规矩等。

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第六章“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共 28 条,增写2条,修改 12 条。新增第五十五条,明确对搞投机钻营、结交政治骗子以及充当政治骗子行为的处分规定;新增第五十七条,充实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违背新发展理念、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处分规定,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行为由违反群众纪律调整到违反政治纪律。在第五十二条增写对私自阅看、浏览、收听有严重政治问题资料,情节严重行为的处分规定;在第五十四条增写搞政治攀附行为的处分规定;在第五十六条增写对不顾党和国家大局、搞部门或者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的处分规定,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行为由违反工作纪律调整到违反政治纪律;在第六十九条明确对信仰宗教的党员加强思想教育,要求其限期改正;在第七十条增写对个人搞迷信活动行为的处分规定,促进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政治本色。


专题三 重要会议、文件及文章

李强在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上强调 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工作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丁薛祥主持会议

2024年5月13日


5月13日,国务院召开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高质量做好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各项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主持会议。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张国清,国务委员王小洪、吴政隆、谌贻琴出席会议。

李强指出,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是党中央着眼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抓手。各地区各部门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扎实完成好“两重”建设各项任务。

李强指出,要着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集中力量支持办好一批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中的大事要事。要统筹抓好“硬投资”和“软建设”,把项目建设和配套改革结合起来,既要编制完善规划,加强项目管理,打造一批标志性工程,也要优化制度供给,用改革办法和创新举措破解深层次障碍。要积极回应民生所盼,把实物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结合起来,把项目建设和民生保障结合起来,推动办好一批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

李强强调,“两重”建设事关全局和长远,要加强统筹协调提升综合效应。要统筹做好今年和未来几年的重点任务安排。今年要根据战略重要程度、急迫程度和项目成熟程度,科学做好项目筛选,争取早开工、早见效。今后几年的重大任务要与“十四五”规划落实相结合,与“十五五”发展需求相衔接,分步实施、有序推进。要统筹用好常规和超常规的各项政策,加强财政和货币金融工具协同配合,引导更多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要更好统筹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更大力度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两重”建设,把民间投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

李强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协同配合,凝心聚力抓好工作落实。要严把质量关、安全关,切实把“两重”项目建设成为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浙江省政府、湖北省政府、黑龙江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会上发言。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关工作等

2024年5月11日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5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关工作,审议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部署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审议通过《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草案)》和《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草案)》。

会议指出,现代物流贯通一二三产业,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要进一步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货运、商贸流通等改革,推进物流数智化发展、绿色化转型,补齐大宗商品物流、冷链物流、农村物流等短板,统筹推进物流成本实质性下降。

会议指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要根据制造业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分行业分领域挖掘典型场景。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应用,做好设备联网、协议互认、标准制定、平台建设等工作。要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与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等有机结合,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形成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长效机制。

会议指出,将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实施范围从产粮大县扩大至全国,有利于进一步稳定种粮农民收益,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强化部门协同,及时足额拨付保费补贴、加强资金监管,防止拖欠、截留、挪用补贴。要指导承保机构优化险种设计和理赔服务,确保一旦出险能够快速理赔、应赔尽赔,切实增强农民获得感。

会议审议通过《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草案)》,指出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客观要求。要聚焦当前市场反映突出的问题,细化完善公平竞争审查规则,着力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为各类经营者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营造良好环境。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草案)》。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重大议题与年度热点研究前沿报告

《中国高等教育》编辑部组织研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研制

   2023年,高等教育研究界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研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学习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阐释教育家精神;对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优化等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展开研究论述;对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思政教育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数字化转型,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有力阐释与回应。

关键词  教育强国;教育家精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数字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对教育强国建设重点内容和主要思路进行了战略部署。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对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等重大课题作出了深刻阐述。2023年,高等教育研究界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深入探讨高等教育如何担负起龙头使命,为国家研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教育家精神;聚焦党和国家重大教育战略部署,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努力回答好“强国建设,高教何为”的时代命题。


第一部分  深入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的研究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指导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政治宣 言,是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是引领全党全社会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的思想旗帜,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深刻阐释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功能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教育强国建设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充分彰显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将对教育强国功能定位的理解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赋予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教育强国要“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功能定位,强调了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二)指引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方向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等重大问题。一是明确了教育强国建设方向目标。“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重要论断,为教育发展锚定了清晰而坚定的方向,意义重大且深远。二是把握了教育强国建设核心课题。“培养什么人”标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定位,“怎样培养人”蕴含对教育发展道路的理性自觉,“为谁培养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价值立场,三者构成了系统的有机整体。三是谋划了教育强国建设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方向和重点任务,指向清晰、要求明确,指明了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

(三)构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阐释了教育强国建设理论体系建构的运行机理、逻辑基础、基本原则,揭示了教育强国建设理论体系建构的各要素关系,阐明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性质、根本遵循、核心课题、本质要求、重要任务、基本布局、思维观念、世界意义,形成了完整的理论架构。同时,也把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是新时代坚持“两个结合”的生动体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二、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担当高等教育新的文化使命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的最重要的成果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教育研究界紧紧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事业承担的新的文化使命和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新格局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建设教育强国和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

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维度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也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一是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有研究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的文化篇。二是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有研究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彰显了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机统一。

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维度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教育事业发展筑牢文化根基,指引和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牢固树立起中国教育自信。一是筑牢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根基。有研究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筑牢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中华民族精神命脉与精神标识的“根脉”。二是坚定了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国教育自信。有研究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坚定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构建并巩固了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国教育自信。

(二)以回答好教育强国建设核心课题为引领主动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文化功能和使命责任。教育系统要勇担新的文化使命。一是提升对教育的文化使命的认识,重视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二是发挥好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导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抓手和重要先手棋。一是主动坚守中华文明的价值立场。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的内涵,深刻阐释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二是锚定扎根中国大地的鲜明导向。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需要坚定不移地扎根中国大地,以中国文化和国情为根基,以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中国声音和贡献为宣传点,逐步构建富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知识体系。

(三)全方位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格局

立德树人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落地,在实践中取得成效,就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加强文化育人工作。

坚持用习近平文化思想铸魂育人。一是在育人目标上,要教育学生担当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用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广大学子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二是在育人内容上,要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课程和相关第二课堂活动。三是在育人环境上,要创造条件不断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这一高校文化传播的时代使命。

厚植“大思政课”的文化根脉。一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学养。二是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供了科学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应充分体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根脉。

三、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等教育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并深入阐述其内涵。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刻领悟其本质内涵,既是时代赋予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也是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

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可从四个维度理解:一是国家责任与弘道使命。二者集中体现了教育家的理想追求和使命自觉,反映了教育家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深切体悟。二是道德规范与理想人格。体现了规范与德性的统一、自我与他者的统一、道德义务与人格理想的统一。三是职业态度与岗位能力。教育家精神包含教育态度和育人能力两个方面,体现了扎实学识和厚重学养的有机结合。四是扎根现实与躬耕践行。教育家精神是对历代大师育人理念、教学方法、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彰显了教育家内化于心的职业精神和外化于行的价值追求。

(二)教育家精神的重大意义

教育家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精神引领。弘扬教育家精神既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应有之义;既体现对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的深刻把握,又彰显国家、社会、人民对教育和教师的殷切期待。

教育家精神具有深远的文化意蕴,凸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弘扬。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要将其纳入课程教材体系和各学科教育教学之中,强化教育教学的政治高度、历史厚度、理论深度和实践力度。

教育家精神为广大教师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教师心怀“国之大者”、勇担育才使命的教育价值观,以德育德、以身示范的教育主体观,尊重生命、尊重规律的教育方法论,终身学习、躬身实践的教育认识论,超越功利、平等公正的教育伦理观以及兼济天下、以文育人的教育实践哲学,为新时代广大教师躬耕教坛、教书育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滋养和方法力量。

(三)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其贯穿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过程。引导教师把师德修养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根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德育德、以身示范;引导教师努力提升自身道德修养,自觉做到修身修为,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和影响学生。

以教育家精神重塑教师队伍素质评价标准,在教师聘用、导师遴选、人才工程、评奖评优、晋级晋升等方面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从根本上扭转“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坚持多元机制、分类评价,制定符合教师教育发展规律的考核评价制度体系,根据不同学段实际情况就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内容进行考核。

发挥教育家精神的示范引领作用,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纳入师范生培养、教师培训各个环节,拓展选师赛道、畅通育师通道、释放用师活力,促进“教育家型教师”的成长发展,不断培养造就更多大国良师,为广大教师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塑造良好生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


第二部分 党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重大战略研究


一、教育强国建设基本问题研究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谋划教育强国建设是当下我国教育研究的最热话题。高等教育研究界围绕教育强国的概念、构成,以及建设规律、经验、路径、评价等重要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为做好教育强国建设顶层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一)教育强国建设是一个有关教育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的理论命题

回答什么是教育强国,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逻辑起点。教育强国之“强”既是形容词,也是动词。在形容词意义上,教育强国是指教育自身实力强大,这是理解教育强国概念的最基础维度。一些研究侧重从“教育自身强”的“内部视角”理解教育强国的含义,认为教育强国首先是教育自身强的国家。教育强国是指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服务等综合实力突出和有世界影响的国家,表现为全过程的教育公平、高质量的教育水平、适切性的服务能力、可持续的发展潜力。基于这些维度构建教育强国评估指标体系,经过测算,2012—2022年中国教育强国指数排名由第四十九位上升到第二十三位,是全球进步最快的国家。在动词意义上,教育强国是“教育”与“强国”的结合,深刻反映教育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教育强国不仅要求增强教育的自身实力,而且要求增强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教育强国”的提出标志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改变,它以促进国家崛起为根本目的。

教育自身强与教育对国家发展的支撑力强是相辅相成的,是教育强国的“两翼”,应有机统一起来。就高等教育而言,其“强”既体现在高等教育系统本身强,又体现在高等教育系统满足和促进国家发展的能力强,相应的评价指标包括自身发展水平和满足需要与引领创新能力两方面。有研究认为,教育强国是教育自身强、教育功能强、教育国际比较排序强的有机统一。总之,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教育强国的核心要义。要用服务贡献的眼光看教育强国,看教育能不能有效服务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能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找准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定位

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功能。教育强国建设应超越教育发展本身,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有研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必须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之中进行战略考量。教育强国建设要通过发挥培育新人、推进创新、传承文明、凝聚共识的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塑造主体力量、提供智力支持、厚植文明底蕴、形塑价值引领。

教育强国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主要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是教育,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拓展和深入推进离不开人才支撑,需要教育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基本功能。为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作出统筹谋划,深刻反映了教育强国与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内在紧密关联。有研究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13个“强国”是一个完整体系,其中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前提、动力和保障。

(三)探究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实施策略

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始终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根本目标。

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有研究指出,将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反映了人类历史共识性的经验积累和当今世界普遍性的竞争诉求,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战略选择。要通过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强一流人才队伍实现高等教育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对接。要因地制宜、分类分层推进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引领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有研究认为,职业教育强国建设有助于培育应用型工匠,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人才+科技”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夯实国家建设所需技术技能人才之基。

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深化改革创新,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有研究提出,建教育强国与建教育大国是两个不同历史阶段,应有不同的发展理念,教育强国建设应把推动多样化发展作为优先战略。有研究认为,“五唯”痼疾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评价改革要有实质性突破。有研究提出,数字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具有战略性地位,要从国家战略高度系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还有研究主张,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为教育强国建设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此外,建设教育强国还要立足全球视野,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有研究主张,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充分利用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制度、方法和体系推动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教育强国建设作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还有很多新的问题亟待回应和解答。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更深入地认识和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我们要从更高的站位和更宽广的视野,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全球竞争的全局高度来认识教育的战略地位、理解教育的功能角色、谋划教育的发展路径。这就意味着,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着眼长远看教育应当成为我们思考和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和科学方法论。

二、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专章部署、一体谋划。2023年,高等教育研究界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的意义、面临的挑战以及实施路径等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为三者整体联动、凝聚强大发展合力提供了学界智慧。

(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对三项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论断,基于系统论视角,将三种生产要素统合到经济社会建设具体进程中,并指明了各自在协调运行机制中扮演的角色。其中教育培养人才、促进科技发展,是协同运行的基础;人才直接作用于教育和科技事业,是协同运行的纽带;科技发展反哺教育和人才事业发展,是协同运行的动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综合考虑教育发展的前瞻性、长期性,科技创新的风险性、复杂性,以及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形成三者良性互动、循环互促的多元联动整合发展模式,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挑战

在宏观层面,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是相对独立的工作系统,目标方向有所差别:教育事业追求既定知识和成熟学术体系的传承,具有向科学共同体负责的伦理惯性;科技追求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在受到学科规范约束的同时强调自我更新;人才基于自身对发展环境的总体研判进行自主选择,倾向于在更具前景的科技领域、更高水平的创新平台、支持力度强的重大项目中与更具实力的科研团队协作。在中观层面,三者在国家和地方的管理体制中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部门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共建共享存在无形阻力和制度成本,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尚未形成有效对接。在微观层面,如何在日常治理中联动推进“三位一体”,是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行为主体面临的共同问题,具体行为策略的制定、执行及评估缺乏有效指导。

(三)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实施路径

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调发展,需要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把握三者共同的目标追求,树立大教育观、大科技观、大人才观。以系统观念统一认识,以三者的最大公约数——创新为基点思考协同推进路径,发挥高校作为三者的融合交汇点的关键作用,打破阻碍创新的结构性因素,推动三者的系统性联动。

推进“双一流”建设,凝聚三方创新力量。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融合交汇点,要通过高水平的教育治理,在办学治校各领域各方面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不断推进“双一流”建设内涵发展、综合提质。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原创性基础研究的生力军、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重大创新突破的策源地,对外可借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力量,创新组织形式打造与高等教育外部主体的新型协调运作机制,对内可通过有组织科研和创新人才培养突破学科壁垒。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促进外部“大循环”。建立高校与外部主体间的协调运作机制是推动三位一体发展的重要路径。高风险、不确定的创新活动离不开完善的市场传导机制,在有效市场结构布局调整中,企业的发展需求指明了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校科技创新落地转化的方向。产学研一体化离不开政府支持,有为政府能够通过宏观调控体系引导业界和学界合作的方向,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疏通制约生产要素资源跨界流动的关键堵点,利用市场活动监管控制风险。我国要积极探索高教外部“大循环”的创新协调运作机制,如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和紧密协作,促进关键技术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突破学科壁垒,构建内部革新“小循环”。高校结合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精准定位“卡脖子”问题组织重大科研项目,跨领域、学科、学院、人才队伍序列组建“新型学术共同体”,实现问题全流程技术攻关,形成全产业链自主知识产权。有组织科研为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珍贵的教学资源,促进跨学科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如推行书院制,破解传统学院管理的壁垒;实行完全学分制,促进学生多专业跨学科学习;开展课程教学系统性改革,建立“模块化”通识课程体系,倡导探究式教学等。

三、以高等教育现代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高等教育现代化可以推动社会整体的现代化进程。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如何实现前瞻性、超越性发展,并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是高等教育研究界密切关注并深入探讨的重大学术和政策命题。

(一)明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求与发展方向

从历史发展维度看,根植于西方发展情境的现代化经验和模式在非西方、不发达国家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性。这种不适应性主要来源于不同国家差异化的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外部环境等。因此,新现代化理论认为,虽然现代化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但是不同文明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可以是多样的。

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以生产力的变革为根本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工业化为主线,以市场全球化为支撑。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大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基于这五大特征进行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同时着重关注以下五个要点: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以服务人民为根本目标;中国式现代化要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既立足本国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中国式现代化要处理好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做到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共发展、共命运的现代化,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推动共同富裕。

(二)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般特征与独特性

我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具有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般特征,以创造性、终身性、多样性、国际化、普及化、科学性、个性化、法治化、数字化等为目标;以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终身学习、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发展、共建共享等为理念;以区域现代化、组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为构成要素。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独特性包括后发外生、国家规划、综合知识学术演化逻辑和社会需要逻辑、从输入型现代化转向输出型现代化等。这些特征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同时具有优势和劣势。如制度优势体现为受国家发展规划驱动,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价值优势体现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文化优势体现为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劣势在于需要同时面对发展的历时性任务与共时性任务,时间紧、任务重。

(三)高等教育现代化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取向

为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高等教育现代化需抓住培养现代化的人和服务社会发展需求两大核心,把握以下战略取向:

坚持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的创造主体是人,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基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将人口红利逐步转化为人才红利。高等教育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涵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修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坚持人才培养中的社会性与个性相统一,在解决个体生存问题、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鼓励个体个性化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要构建面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将高等教育的对象从适龄学习者向终身学习者延展。

以创新、协调战略为引领,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变革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高层次人才为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高等教育现代化应基于自身的生产性、数字化等特点,深入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以共享战略为引领,推动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应加强公平性,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高等教育应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证招生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乡村产业升级;筑牢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等教育应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大学文化、课程教学、高校管理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发展绿色科技,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过程中,重点关注环保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构建绿色校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社区。

以开放理念为引领,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同命运、共发展的现代化。我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应以“平视”取向促进对外开放,明确三重国际视野:第一重,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合理借鉴他国先进的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第二重,摆脱“西方中心论”,发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办好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不断推动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构建中国的理论话语体系。第三重,以高水平国际交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为世界现代化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四、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在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要求高等教育从“适应”社会发展转变为“引领”社会发展,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引领和支撑。

(一)高等教育从“适应”转变为“引领”社会发展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实现科技创新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推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发展,带来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不仅要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要自觉肩负起引领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为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从“适应”社会发展转变为“引领”社会发展,发挥对整个社会的引领力和辐射力。

(二)高等教育龙头作用表现的四个主要方面

1.在教育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上发挥龙头作用

注重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高等教育适应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和产业变革趋势,进行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将学科专业链精准嵌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以及全球价值链。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大学原始创新能力是攻克“卡脖子”问题的关键。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高校内外部协同,实现人才、资本、信息、技术优势互补,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原创性、集中性、应用性研究取得突破。

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等教育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的人才既包括能够引领世界科技前沿、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战略人才,也包括具备多维知识结构与技能、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工程人才。新质人才培养助推高科技生产力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向更先进的质态演进。

2.在教育促进社会发展上发挥龙头作用

引领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通过积累高素质人力资源、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拓宽国际交流范围、促进政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重塑空间结构、强化人力资本外部性;高等教育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两条驱动路径,即人才—成果转化—机会支撑型和成果转化—机会—合作支撑型。

引领区域发展,为地方发展注入新动能。高校正在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地标。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动能,高等教育通过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文化传承和政策咨询四个方面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

推动文化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教育强国是一个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战略部署,高等教育应建立以自信自强为内核的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将文化育人渗透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各环节。

3.在教育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上发挥龙头作用

高等教育应当以民族性为基础,以自主自立自强为依托,立足自身发展,理解和诠释全人类教育的共同内涵并发现其对于中国的具体意义,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就,进而为全球教育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促进全球高等教育治理格局的优化。中国的高等教育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优势,在走向世界时更应基于自身发展经验回应全球教育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向世界介绍中国方案,为后发国家的教育现代化进程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新路径,进而丰富全球高等教育的治理格局。

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构建中国特色学术、教育和价值三重话语体系,推动中国特色大学治理体系建设,向世界阐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模式和全球贡献。持续加强我国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的吸引力,增强国际教育实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项目,更大力度参与国际组织建设和管理活动,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

4.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上发挥龙头作用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宏观上,增强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优化高校与政府、市场等主体之间的协调运作机制,促进高等教育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观上,完善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微观上,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引领基础教育发展。持续优化高等教育招生选拔制度,坚持科学选才和维护公平相统一,扩大考生对考试科目的自主选择权,引导基础教育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为全学段学校教育培养教育情怀浓厚、师德师风良好、专业素养过硬、教学技能卓越的优秀教师。

引领学习型社会建设。通过确立开放融合的办学理念、构建自主合作的管理体制、制定系统完备的政策和制度工具、提供多样灵活的高等教育服务形式以及开辟丰富多元的高等教育投资渠道,构建面向终身学习的新体系,推动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建设。

引领教育数字化建设。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变革要关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教育资源、教育教学创新、数字素养提升、标准规范研制和数字伦理安全等方面,逐步延伸和辐射到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领域,为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经验。

五、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优化

面对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势在必行。2023年,高等教育研究界围绕调整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学科专业布局、类型层次布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推动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提供了学术支撑。

(一)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催动高等教育结构优化

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升级为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成为重要发展战略。同时,我国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趋势更为凸显,导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下降,生源结构将更为多元化。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急需引导高等教育结构布局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主动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期的国际竞争挑战,实现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来看,优化高等教育结构要素是促进高等教育系统功能和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最佳选择,高等教育结构要素的合理组合能够实现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有效配置,进而带动规模、质量要素的功能实现与提升,最终优化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功能。

(二)高等教育的学科、类型与区域结构急需调整优化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高校要重视国家战略发展所需的基础学科,建强基础理科学科专业、推进基础文科学科专业建设。要建设服务民生急需专业,加快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培养,促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均衡协调发展。要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集群,鼓励跨学科研究,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关键技术领域突破奠定基础。

优化类型层次结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既需要能够将科技创新引入业界的应用型人才,也需要高水平的颠覆性创新人才。因此,在稳步提升全民学历层次结构的同时,要扩大优质高等学校数量和布局,既关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群建设,也要引导高职院校以产业需求为依据,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鼓励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升级为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大学。

协调区域布局,着力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明显,总体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点。因此,应当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促进集群发展,深入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完善对中西部高校的支持机制,激发中西部高校办学活力,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总体水平。同时,借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经验,创新中西部区域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另外,区域布局调整也应关注重塑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人口结构变化,进一步加强大型城市边缘地区教育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拉动和集聚作用,改善大中小城市间以及城乡间的人口分布结构,缩小城乡二元教育差距。

(三)有效的协作机制是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支撑

结合内部特色与外部需求,科学合理规划学科专业发展。不同高校学科专业发展方案应各具规划特色,要着力推动基础学科建设,促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均衡协调发展;鼓励优势学科有机协作,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关键技术领域突破奠定基础。

深化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大力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高校要深入探索内部科教融汇、外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和应用技能型分类人才培养体系,学术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为引领,应用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应用研究与开发的人才为重点,应用技能型高校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和操作型专业技能人才为主体。

推动中央和地方凝聚合力,协同推进高等教育区域结构优化。中央应统筹制定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优化高等教育区域资源配置,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调整国家部委直属院校的布局结构,加强高校分类设置、分类指导、分类支持和分类评估,建立多样化投资机制并强化高等学校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地方政府要着力解决学校类型层次不适应地方发展的问题,充分把握高等教育规律,把高等教育发展纳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


第三部分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研究


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高等教育研究界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述,围绕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推进有组织科研,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等重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一)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

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一体系中包含不同类型、规模和层次的高校。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更加突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一流人才的使命和定位,为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提供牵引动力。

“双一流”建设高校积极探索建立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新型教学研究机构,主动融入区域创新发展,推动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共同育人,构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从基础研究到核心技术攻关,再到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系统。

“双一流”建设高校还应引领更多高校在本地、本行业、本领域创建一流。有研究建议,设立“优势学科建设国家计划”,与“双一流”建设计划并行推进,将有助于建设韧性更强大、整体结构更优化的高等教育生态。

(二)为推进有组织科研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双一流”建设高校肩负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亟须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有组织科研不局限于大科学工程,而是以战略需求为导向,面对复杂巨系统的问题,从更高的视角合理布局计划性和自由探索性科研任务。

无论是自由探索,还是有组织科研,都需要营造鼓励“十年磨一剑”的制度环境。有研究者提出,高风险的原创性突破更取决于科学家的个性(好奇心及冒险精神),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呵护并培育人的好奇心和探究勇气。有研究发现,一流团队的成长轨迹有若干共性特征:发挥师承效应、注重团队成员培养、灵活设置科研目标、建立公平合理的考核晋升机制、鼓励良性的学术流动。高校推进有组织科研还存在一些困难,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是基本障碍。因此,要赋予科研团队负责人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以鼓励参与重大任务攻关。

近年来“双一流”建设高校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探索建立基础研究“特区”,激励和保障科研人员在“无人区”、交叉点潜心钻研;探索形成了问题聚焦、任务耦合、路径协同、成果集成的联合攻关流程;探索形成了研发能力突出的人才队伍与善于组织管理的人才队伍联合起来的“两总制”攻关组织模式。各校注重发挥重大科研平台的仪器共享、数据共享、人才汇聚的优势作用,不断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持人工智能赋能行动。有组织科研是多方协同创新的过程,产业界的深度参与有助于“研究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缩短成果转化的场景距离。

(三)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

在基础学科建设方面,高校正在建设数理化生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实施基础学科深化建设行动。依托高校建设的重点实验室普遍开展多学科研究,支持了相关基础学科发展,也为实验室的科研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

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方面,“双一流”建设高校正努力成为重要创新领域的领跑者、新兴前沿交叉领域的开拓者,并在不断提高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占比。源于学科前沿或新兴技术的新兴学科,可为前沿探索提供智力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着眼重大战略需求,综合运用多个现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为重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例如强化信息学科与传统工科交叉融合;全方位支持国家(区域)实验室建设,以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强校际合作,集中优势力量,深化“四新”建设。

交叉学科建设要构建“问题导向”的新型学科组织,要始终维持开放的态势和活力。高校要通过以交叉型人才培养为链接、以复合型团队建设为保障等进行制度设计,使自下而上的“自然涌现”和自上而下的“有组织驱动”的学科交叉活动可持续运行。

(四)着力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

从现代化发展历程来看,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与科技中心、人才中心相伴而生。我国应大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规模,从而以高等教育强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我国博士生教育主要由具有科研规模、平台能力的一流大学承担;要形成全球影响力,还需要培养经费、高水平研究课题、高水平导师、实质性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保障。要把博士生培养纳入“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强化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博士学位论文“提出新问题、运用新方法、做出新结论”。

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如何以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校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2023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问题。对此,高等教育研究界紧紧围绕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加强“大思政课”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进行了深入探索。

(一)系统性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在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需要系统谋划、多方协同、整体推进。一是发挥好主渠道的关键作用,着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精心打造“育人金课”,引导青年学生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入脑入心。二是加强社会实践育人,把牢育人方向,用好社会大课堂,增强社会实践育人的针对性和学理性。三是强化党建引领,以组织建设夯实铸魂之基,着力加强党委领导力、基层组织力和党建带动力,为时代新人把准人生航向。面向未来,“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还需要进一步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引领,推动时代新人培养与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能力和水平。

(二)为“大思政课”建设注入文化内涵和时代动能

善用“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重大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大思政课”建设有其特殊规律,应统筹用好社会大课堂、资源大平台和大师资队伍,讲好文化自信自强、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和大国担当形象的中国故事,不断为“大思政课”注入文化内涵和时代动能。要厚植“大思政课”文化底蕴,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挖掘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场域、创新叙事方式。要抓住数字化发展新机遇,用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虚拟仿真、虚拟助教等新技术手段,以数字传播的及时性、信息平台的开放性和数据使用的平等性,不断延伸“大思政课”的辐射场域。深化“大思政课”建设,还需要更加注重理论铺垫和学理阐释,深入挖掘“大思政课”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规律,不断开拓“大思政课”理论构建新格局。

(三)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强化横纵联动

“大思政课”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要加强纵向衔接与分段设计。小学阶段应注重培育情感、贴近生活,着力优化教学情境和育人氛围;中学阶段应打牢思想基础,教育内容从具体形态向抽象形态跃升;大学阶段应强化使命担当,注重通过透彻的学理分析和多样化的教育实践引导大学生升华认知、坚定信念。要增进横向融通与主体协同。统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使不同学科的属性特征、思维方式、价值理念成为思政课的有效补充;强化课堂育人与课外育人、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深度融合,构建全域性育人体系。要强化横纵联动,一体化设计大中小学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科研育人和制度育人,构建全链条育人体系。

三、聚焦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实现高质量的人才自主培养,牢牢掌握人才供给主动权,既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新使命,也是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教育研究界围绕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理念、机制、方式等展开了深入研究。

(一)以全局性谋划和系统性思维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的培养与造就并非某一教育阶段的突击任务,要以高等教育为轴心,辐射带动整个教育系统,既要关注教育政策的一体化、衔接式规划,又需要重视资优学生的贯通性、进阶式成长,从而形成连贯的教育合力。以本科教育为原点向前延伸,基础教育作为基点应与高等教育通力配合,统筹推进战略人才早期识别、安置、选拔、培养的一体化制度安排。以本科教育为原点向后延伸,本研一体的弹性学制具有连贯性和长周期等特征,符合战略人才成长规律和高水平科技成果产出规律,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梯次推进、渗透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教育系统外部,应进一步打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制度壁垒,发挥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多主体协同育人优势,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高校的课程与教材是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载体。应加强“金课”与教材建设,提出原创性的概念和理论,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课程与教材,从而实现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和人才自主培养的双向驱动与互相促进。

建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并提供相应的条件保障。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掌握战略人才供给主动权的重要基础工作。为此,既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职前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师范人才;又要加强对现有师资的精准型职后培训,完善其对战略人才心智成长规律与社会化挑战的认识,系统持续地推进战略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此外,应加大对战略人才师资队伍的支持力度,制定人才引进、绩效考核、激励保障的特殊政策,推进教师资源配置优化和管理制度改革,营造尊师重教、尊师重道的社会风尚。

(二)优化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育方式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目标,其选拔方式的合理性对后续的人才培养效果具有深远影响。有学者关注到强基计划、自主招生、传统招生等招生方式公平与效率的比较,但对如何有效地进行高质量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仍缺乏实证研究支持。有学者指出,现行依据静态结果的选拔方法忽略了培育和增值,使部分具有潜力的资优学生被排除在外,造成资源的错配。因此,高质量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应更加突出多样化发展,坚持标准的适当弹性,以免陷入模式化的窠臼。

基于选拔的特殊培养计划中,每位学习者的学习路径都是独特的,人才培养的人本主义教育逻辑不能完全让位于实用逻辑。较高的天赋才智并不意味着人格上的差异,优越的才智不会自动减少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教育努力,人格教育和成长体验不能亏欠。特别是,对成功怀有高期望、有完美主义倾向等特质导致部分资优学生的社会、情感意识落后于认知发展能力。有调查发现,竞赛等超常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稳定自我心态、处理人际关系等情景胜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使得一些资优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得分偏低,其心理或情感需求难以在现行拔尖创新项目中得到满足。

(三)人才自主培养要更加关注学生评价

人才自主培养效果,以及选育制度的设计与资源配置是否得当等问题,不能只从“教”的角度自问自答,还要借助学情调查,从“学”的角度切入。通过剖析学生评价体系对其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以竞优为目的、高度同质化的评价话语将导致人才的主体危机、限制人才高质量发展。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多元评价方式改革,是改变评价体系单一的有效措施。

我国以拔尖项目为代表的战略人才培养通常将具有较高天赋的学生筛选出来施以封闭、精细的“特区式”培养。调查发现,高标准选拔出的资优学生聚集在一起并未发扬“一群人走得远”的长处,却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内卷的弊端。针对这一现象,研究者指出,现行评价制度多以个体为单位,通过不断强化竞争,将学习异化为一场策略游戏,致使教育工作产生导向性偏差。因此,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评价的功能,以此引领人才培养评价改革,应是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

四、坚持以问题导向与创新思维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被赋予新的内涵与使命。高等教育研究界对综合改革的重点问题与关键路径进行了研究探讨。

(一)以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增长、结构优化、促进公平等方面成绩斐然,但问题与挑战依然存在,高等教育改革仍然存在“深水区”。一方面,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仍面临效率与公平问题。研究发现,高等教育经费配置公平与效率整体分布的内部流动性较低,“长期高经费”较“长期低效率”问题凸显,“长期不公平”的固化问题严重。另一方面,大学面临着绩效主义风险。在绩效管理和量化评价的驱使下,大学热衷于以可量化的指标作为证据来回应政府和社会的需求,在通过创新创造绩效的同时,也被绩效指标所困扰。

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存在未能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力量分散、整体力量不足以及未能形成面对重大需求、分工协作的科技创新体系等问题。在新使命下,高校需要深化改革,向战略型组织转型,成为强国崛起中高端人才力量的战略性蓄水池、科技创新的战略性策源地、知识建构的战略性思想库、产业发展的战略性驱动者。

(二)以“两个创新”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2023年,教育部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其目标在于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这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指明了重点方向,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

提高人才创新能力,重点在于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呈现出“均值高”“方差小”的特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掌握方面的平均水平较高,但拔尖人才较少。一个经典问题是,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是“选出来”的还是“冒出来”的?有观点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选不出来的,要提供合适的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激发人才自然涌现。当前教育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问题,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严苛性与宽松性、普适性与个性化问题。究竟如何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相互衔接、本硕博贯通培养和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成为人才培养改革的可行性路径。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重点在于有组织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科研组织的两种模式,有组织科研常常被用来与自由探索式科研比较。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系统谋划布局、杰出领军人物、稳定的科研团队和合理的资源配置构成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典型特征。当前,我国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存在未能精准对接外部需求、科研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跨学科科研团队协同不够等不足,需强化科研评价机制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和科研组织模式变革,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三)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应基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国情,从价值理念、治理模式和改革方法论中探究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底层逻辑,坚持价值引领、分类评价、问题导向、守正创新、数字化转型等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引导评价回归育人初衷。有研究指出,教育评价必须有“教育性”,即通过评价的牵引作用,引导教育不断回归育人价值,最终实现人的发展、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的高质量评价要看是否有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系统、多维推进高等教育评价范式创新。首先,打破以科研指标为主的评价范式,推动评价范式由“五唯”转向多维,坚持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融合、实证主义与建构主义相互补、定量与定性相混合。探索构建增值评价与多元化测评方法的系统性融合机制,充分发挥增值评价结果的诊断功能。其次,打破评价标准“一刀切”,开展分类评价。有研究认为,高校应科学全面地把握职能定位、服务面向、特色内涵和发展方向等,分类制定多类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反映高校共性与个性、凸显使命与特色。最后,优化多元主体参与评价机制。有学者将教育评价者分为三大类,即统筹评价者、利益相关者和专业评价者。党委政府统筹评价,教育评价公正性得到保障;利益相关者参与教育评价,权益诉求得到公平表达;专业评价者参与教育评价,专业得到充分尊重。

以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提升评价效能。有研究认为,数字技术融入高等教育评价,呈现出价值共商、智能介入、数据循证、高效反馈和价值增值的新样态。还有学者指出,推进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议题在于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数智技术,形成联通多组织层次、沟通多方育人主体和融通多维空间的教育评价大数据系统,实现对学生培养及发展的全过程动态性评价、多维时空评价以及多方面关键影响因素的评价。

五、把握新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机遇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2022年11月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掀起新一轮技术热潮,正从多方面重塑高等教育格局。高等教育研究界对如何把握新人工智能革命的机遇,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新人工智能革命助力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已深刻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进程。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具有全局性和彻底性,从观念、方法、体系上影响和重塑高等教育格局。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实现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围绕新人工智能革命开展的教育竞争已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战场。在新人工智能领域,虽然部分发达国家仍占据技术优势,但国内相关技术正在迎头追赶,且颇有潜力,从而为高教领域抢占数字化新赛道、形成比较优势创造契机。

(二)新人工智能革命改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格局

新人工智能革命会引发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剧烈变革,影响传统脑力工作岗位以及优势学校。高等教育要未雨绸缪,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做好人才布局,培养国家急需的战略人才和紧缺人才。另外,技术变革会改变职业能力结构需求,冲击现有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必须关注新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核心能力,如数字化学习和生存能力、自主学习和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和协作能力、设计思维和创造美的能力、适应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能力等。同时,高校也应把握好高等教育的变和不变,守护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如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培育完整人格等。

(三)新人工智能革命塑造高等教育数字化新样态

生成式人工智能推进师生关系向“师—生—机”三元关系转型,使教学场景智能化和复杂化。以推进构建“智慧教育”形态为核心,各种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测评、智慧工具的发展层出不穷。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广泛,可以重构教学资源组织形式、实现共生写作、辅助教学和开展协作学习、定制和生成教学内容、分析和挖掘教学数据、设计测评工具、融合多维技术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部分实证研究发现,新人工智能对助力教师教学,提高学生学术阅读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方面均有一定助益,证实了新技术的应用价值。

新人工智能正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数字化进程。2022年12月,教育部公布了《教师数字素养》教师行业标准,为高校发展教师数字素养方面提供指导。2023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提出应将教师的数字化转型列入教育质量的优先议程。新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教师培训资源,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成长。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改变科研和知识生产的面貌。新人工智能会进一步影响学术生产评价和传播机制,改变学科研究范式、问题和方法,加快科研创新速度,扩展学科领域,促进跨学科发展。伴随学术领域数字化进程加速,学术活动会逐渐呈现出实践合作化、边界跨越化、进程加速化、服务个性化的特征。

新人工智能助力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转型。新人工智能会使大学治理透明化、去中心化与结构扁平化,推动治理中心从以人力和学科资源配置为核心的考评管理转向解决人机协作以及回应学生发展需求。高等教育治理应在观念、方式、手段上进一步向数字化和技术化方向迈进,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和制度支持,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高等教育要加强对新人工智能的风险应对

新技术在使用中会引发一系列教育、伦理、法律、社会乃至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滥用技术会惰化学生思维,形成技术依赖,诱发学术不端,干扰正常教育科研秩序;产生数据安全、用户隐私、知识产权等多重风险;可能会拉大不同人群和区域的教育差距;以英语文本为主的语料训练库的西方中心特色明显,对其他国家和文化的价值体现不足。

要使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更为有效安全,须加强其风险应对工作。我国目前已出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新人工智能进行规制。要不断提升新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治理水平,形成人工智能治理新形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体系建设。

六、开创高等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

高等教育研究界围绕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形式样态、建设成效、现实挑战等诸多重要问题展开热烈研讨,深入探讨了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基本特征、未来走向、发展策略等,为国家推进高等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一)“一带一路”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对外开放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理念、对外开放形式、对外开放机制等不断深化。在对外开放理念方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实践,将教育对外开放置于国家发展战略、教育强国建设、对外工作大局等更高层面进行谋划推进。在对外开放形式方面,中外合作办学内涵不断深化,国际科研合作地位不断提升,推进新时代“留学报国”和“留学中国”品牌建设,“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呈现出稳步推进、有序发展态势。在对外开放机制方面,中国与相关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共建鲁班工坊项目,通过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等交流机制平台,有效提升了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教育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一国对于国际教育议题议程的影响力,反映了该国组织开展国际教育合作的空间及能力,是教育强国维护国际教育秩序的重要表现。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为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提供了新的理念引领。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角色上,伴随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不断深化,逐渐由被动的接受者、参与者转向建设者、倡导者及引领者。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方式上,我国以STEM教育、数字教育为突破口,深入参与和有效引领全球教育治理。此外,我国参与《开放式教育资源建议书》《承认高等教育相关资历全球公约》等国际规则的制定,增强在国际教育事务中的规则制定能力和议程设置能力,并通过经验分享、发展合作、对外教育援助等方式,助力全球教育事业发展。

(三)多点发力开创高等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先行先试,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支持雄安新区打造教育开放新标杆,统筹优化京津冀众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积极试验、探索国内外先进教育模式;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充分利用“一国两制”优势和大湾区特色,加强在地国际化建设;支持长三角地区率先开放、先行先试,构建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协同推进的长三角高等教育联盟,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发挥试验田作用;支持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利用好“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独立办学,设立国际学校”的政策红利,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入驻海南,做强“留学中国”品牌。

聚焦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建设,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充分发挥政府奖学金的引导和辐射作用,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同时提升对自费留学生的管理水平,健全留学生归国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推动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打造来华留学重点项目和精品工程,构建和完善来华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与社会化专业服务体系。此外,还倾力打造全球治理人才库,稳步推进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工作,持续加大对国别区域问题研究人才及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培养。

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优化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在供给侧层面,创新体制机制,保障高校在国际化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力。在需求侧层面,对接国际教育诉求以及各国教育发展需求,努力夯实与各国的教育战略对接、教育制度联通和教育政策沟通,围绕双向留学、涉外办学、人才引育、国际科技合作、教育援助、人文交流等方面,以学历学位互认推动国际高等教育体系互鉴,以中外合作办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留学生互派推进国际人力资源开发,以多元化交流合作构建国际高等教育共同体。

七、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高等教育如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两者如何互动共进,应当在哪些经济社会关键领域集中发力支撑,如何发挥利用好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机制,高等教育研究界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为相关政策提供了学术支持。

(一)秉持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

高等教育发展正从自身发展的“小逻辑”,转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高等教育服务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底层逻辑关系在于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理论迭代和知识创新。实践逻辑来看,大学作为分布式“驱动者”的作用将越发突出,不断深度参与、实质促进区域的经济、文化、民生发展,高等教育正是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支撑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本和财力资源。

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出发点与落脚点,理应是基于我国的制度和具体实践,在理论研究上要更加着力于服务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创新,更加专注于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特色理论构建。可探索区别于西方“涓滴效应”影响下的我国高等教育“对口支援”理论创新与机制迭代的研究。在区域发展实践上需要研究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及其服务区域均衡发展的政策效应和经济社会效应,也需更加聚焦于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高等教育服务与决策支撑实践。

(二)推动高等教育服务支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匹配性转向

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平衡公共服务的区域供给,着力提升国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优化劳动力供给的空间配置,不仅需要政策、经济、产业等的投入与保障,也需要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教育提供高端人才、科学技术、社会服务等的战略支撑。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挥高等教育的服务作用,将有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韧性。

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解决好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匹配。有研究表明,要素互动是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依赖于知识技术创新、人力资源集聚和快速的城市化及产业化进程,而西部高校学科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性不强,未能形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和叠加效应。高等教育学科调整务必围绕匹配区域协调发展的未来产业需求和战略要求,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探究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作用机制

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其功能、投入、环境等因素,导致较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人力资本投入边际收益递减、产业转移以及教育政策支持等因素共同促使了高等教育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较强的提质增效作用。

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强调创新功能外溢作用机制。研究生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积累了人力资本存量,其高速扩张也为区域创新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智力资源与研发资本。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与学科专业体系调整直接输出高素质劳动力,通过专利申请、技术转化等方式输入先进技术,通过协同合作等方式输出人才物资及先进经验。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表明,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效率显著强化了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在实施路径上,高校赋权被视为一种激励政策,有效畅通了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探索布局未来产业科技园,可以高校科技成果与产业更好对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驱动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技术价值实现。

总体而言,高等教育只有真正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良性互动机制,贴紧靠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其服务功能才能实现最大化的价值,也才能更加拓展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空间。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不仅需要借用其他学科或国内外理论框架进行指导探究,而且也需要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场景”,探索高等教育服务的新领域、新优势、新动能、新赛道。要更加紧密围绕服务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政策和任务,聚焦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支撑,探索创新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机制。

(执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阐释”“教育强国建设基本问题研究”部分,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柯政、卢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担当高等教育新的文化使命”部分,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高地、张泽强、蒋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部分,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韩丽颖、任志锋;“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等教育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部分,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崔世杰、黄依梵;“开创高等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部分,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张维、徐冰娜;“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部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郭菲、张蓝文、高桢婕;“以高等教育现代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部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文雯、杨熙;“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优化”部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郭菲、郑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部分,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刘凡丰;“聚焦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部分,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陆一、孙迟瑶;“把握新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机遇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部分,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李会春;“坚持以问题导向与创新思维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部分,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周光礼、姚蕊;“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部分,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辛越优。统稿:《中国高等教育》编辑部)

(因参考文献多达229篇,此处省略,详见杂志)

(原载2024年第8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审议《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4年4月30日)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7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会议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鼓足干劲抓经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增多,动能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改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质效向好的特征,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会议指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开局良好、回升向好是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和趋势,要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会议强调,要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会议指出,要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确保基层“三保”按时足额支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要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加强预期管理。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落实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创造更多消费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要。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持续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要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会议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要积极扩大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支持民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继续坚持因城施策,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要深入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案,确保债务高风险省份和市县既真正压降债务、又能稳定发展。要持续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多措并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会议指出,要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认真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持续有力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会议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抓好安全生产,推动安全生产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升级。各级领导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会议指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会议强调,要始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着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任务。要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加快完善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推动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要率先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要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和区域绿色发展协作。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上海市要更好发挥带动作用,江苏、浙江、安徽三省要各扬所长,凝聚强大工作合力,不断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调研情况的汇报等

2024年4月26日)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调研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草案)》和《关于调整完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的决定》。

会议指出,优化营商环境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要着眼发展大局,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上持续用力,务必抓出成效。对督查调研发现的问题,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聚焦促进公平竞争、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破除市场壁垒、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政务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痛点难点,拿出务实管用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要加强跟踪督办,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对督查调研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逐条分析研究,在制定出台政策时积极予以吸收。对典型经验做法要适时总结推广。

会议审议通过《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草案)》。会议指出,强化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有利于促进依法履职、廉洁从业,有利于国有企业长远发展。要严格执法问责,将条例落实与巡视整改工作结合起来,对违法行为坚决查处、严肃追责。强化日常监督,对照条例规定的违法行为,紧盯重点领域重点人员,聚焦易发多发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持标本兼治,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堵塞制度漏洞。

会议指出,生产许可证制度是重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的制度保障。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高风险产品,要及时研究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并制定实施细则,强化准入管理和源头治理。加强证后监管,严厉打击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督促企业切实担负起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对取消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工业产品,要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加大监督抽查力度,着力消除质量安全隐患。要统筹用好产品3C认证、国家强制性标准等举措,抓紧制修订一批重点急需标准,以标准提升带动质量提升。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4年5月13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5月13日在成都举行。

出席全会的有,省委委员80人,候补省委委员16人。省纪委常委、省监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代表也列席会议。

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王晓晖作了讲话。

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王晓晖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省委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以来,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多措并举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精心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全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理论概括和战略部署,特别是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引领中国经济乘风破浪、稳健前行。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25周年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作出战略部署,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强调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提出“四个发力”重要要求,要求建设“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我们要坚定扛好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四川的使命任务,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持续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提升全局分量,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

全会指出,四川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经济总量迈上六万亿元台阶,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正向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方向加速演进,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依然是最大的省情实际,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等问题仍然存在。迈步新征程,四川发展正处于滚石爬坡的攻坚期、转型升级的闯关期、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既面临一系列重大机遇,也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必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四川现代化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走在前列、多作贡献。

全会强调,在新的起点上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强化服务国家全局的使命担当,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任,努力打造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着力锻长板、补短板,全面提升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必须发挥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作用,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必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

全会锚定四川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提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到2027年,全省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经济总量再跨两个万亿元台阶。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得新进展,前沿科技领域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未来产业规模稳步提升,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更大步伐;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实现新提升,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五区共兴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民生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统筹发展和安全开创新局面,平安四川法治四川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到2035年,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建成现代化经济强省,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会指出,四川科教资源富集、产业体系完备、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坚实基础和良好条件,必须将其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以创新为主导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实施前沿科技攻坚突破行动,优化创新资源布局,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先进装备、生物制造、清洁能源、先进材料等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要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强化特色优势产业科技赋能,深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抓好经济、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牵引性改革,以大开放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全会强调,要持续用力解决制约四川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增强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要加快形成区域共兴新格局,推动优势地区领先发展,补齐区域发展突出短板,构建优势互补区域经济布局,推进更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要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抓好两端、畅通中间”工作思路,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全面加强美丽四川建设,始终坚持大保护,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持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

全会指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要优化公共服务体系,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方面推出更多务实举措,提高公共服务均衡性、便利度和可及性。要积极探索促进共同富裕新机制,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完善民生政策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深化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要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工作机制,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强省、旅游强省、体育强省建设。

全会指出,实现高水平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必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更高水平安全格局。要保障重要初级产品供给安全,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打造世界级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推进战略性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要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强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控,分层分类系统推进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牢牢守住意识形态工作阵地。要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四川法治四川,统筹开展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深化涉藏州县依法常态化治理,完善社会稳定风险防控体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常态化治理,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全会强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害在落实、关键在干部,必须把党的领导坚定贯彻到各方面全过程,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切实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深化“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半拉子工程”和统计造假等问题专项整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坚决杜绝生态环境破坏大、投入产出效益低的粗放式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发展新质生产力,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防止贪大求洋、一哄而上,防止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注重在高质量发展一线发现、培养和使用干部,优化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全会强调,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上下的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党委(党组)要扎实抓好传达学习、宣传宣讲和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决策部署上来。要切实增强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坚定性,统筹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共同富裕、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发展和安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全会部署落地落实。

全会号召,全省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稳扎稳打,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

2024年5月9日

5月9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王晓晖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7月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深入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与总体要求,准确把握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考量,系统总结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认真思考谋划下一步改革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确保四川改革发展事业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进。要深入领会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新判断新部署新要求,不断优化完善我省经济工作各项举措,紧紧扭住影响经济增速和发展效益的关键点,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各项既定部署,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深入领会党中央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部署要求,认真学习借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经验,对标“一体化”和“高质量”的更高要求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扎实抓好今年川渝合作的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和重要事项,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灾害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防汛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抓安全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时时放心不下、处处如履薄冰。眼下已进入汛期,要立足于“防”,扎实做好防汛减灾工作,紧盯天气变化和雨水汛情发展趋势,强化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进一步提高监测预警精准度和转移避险效率,确保遇有险情能够高效响应、科学应急、从容应对;要着眼于“治”,全面加强灾害风险治理,动态排查清理风险隐患点,重点防治滑坡、泥石流、水毁、崩塌、沉陷等自然灾害,抓好涉险路段和设施除险加固,尽最大努力避免或降低灾害风险。要见效于“实”,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加大对安全风险突出的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要单位的监管力度,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会议指出,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分别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寄语饱含期待、催人奋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把各行各业劳动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依靠劳动创造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要牢牢把握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围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乡村振兴、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重点领域,深化拓展“青”字号品牌工作,引导全省广大青年传承五四精神、续写时代新篇,为四川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王晓晖在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王晓晖在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上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守正创新

扎实推动我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

黄强主持

2024年5月6日

5月6日,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扎实推动我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王晓晖在讲话中指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系统谋划部署,推动新时代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纵论文化、畅谈文明,就做好文化遗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总书记对四川文化遗产工作念兹在兹、关怀备至,来川视察的文化足迹遍布我省诸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四川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殷殷嘱托,既明确了我省文化遗产的独特地位,又提出了抓好保护传承的重要要求,是对四川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最直接最有力的指导。我们要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做好文化遗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定文化自信,强化使命担当,守正创新做好我省文化遗产工作,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奋力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巴蜀新篇章。

王晓晖指出,四川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资源大省,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进入新时代以来,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建立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制机制,体系化推进立法保护、政策保护、系统保护和试点保护,持续加强人才培养和价值研究,多层次多渠道推动传承普及和转化利用,推动全省文化遗产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工作中在思想认识、管理机制、工作保障、文物安全、转化利用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我省文化遗产工作,必须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正确把握保护原则,处理好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切实把“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理念树立好、坚持好,让文化遗产更好为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提供深厚滋养。

王晓晖指出,要注重统筹兼顾、落实重点任务,扎实推动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突出系统性,全方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大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持续开展重要遗址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抓好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着力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突出专业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各类研究平台载体建设,通过“数字四川”建设全面赋能,培育文化遗产数字化新业态,不断充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量。突出权威性,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强化执法对违法行为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盗窃盗掘等文物犯罪,加大执法督察和执纪问责力度,大力推动全社会参与监督,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文化遗产。突出群众性,在“以文化人”“以文立心”“以文塑旅”上下功夫,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融入思政课程、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结合起来,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在春风化雨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突出开放性,持续加强文化遗产领域交流合作,精心守护世界遗产,加强对外交往交流,擦亮特色文化品牌,有效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国际化水平,不断扩大四川文化遗产知名度影响力。

王晓晖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坚决负起政治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当好本行政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干部要加强历史学习、厚植文化情怀,把“保护文化遗产也是政绩”的理念牢固树立起来。各级宣传部门、文化遗产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共同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

座谈会上,住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广元市、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负责同志和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专家代表作交流发言。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各市(州)。有关省领导,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部分中央在川单位和在蓉省属科研单位、国有企业及高等学校、文化事业单位负责同志,有关专家代表等在主会场参加。


王晓晖在省委金融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

王晓晖在省委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打造金融强省为目标

扎实推进我省金融高质量发展

黄强主持 施小琳出席

2024年4月30日

4月30日,省委金融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精神,以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为牵引,以打造金融强省为目标,扎实推进我省金融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王晓晖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系统阐明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深刻内涵,深入阐述了建设金融强国和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精髓要义。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创新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坚定用以指导四川实践,以推动我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实现金融强国宏伟目标添砖加瓦、贡献四川更多力量。

王晓晖指出,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省的形势任务。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金融环境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省委始终把金融工作摆在四川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一体推进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金融综合实力持续增强、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健全、金融风险持续收敛,全省金融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省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特别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高,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和“三农”支持还不够有力,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尚未得到根本破解,这些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当前,四川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对金融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的使命任务看,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是四川金融工作的责任所系、使命所在。从推进四川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看,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需要金融机构的深度参与和大力支持,需要金融资本全方位对接、提供更多资金供给和服务。从我省金融业自身发展看,四川金融整体实力与经济大省地位还不匹配,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优功能,持续提升我省金融工作质效,推动四川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

王晓晖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我省金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为牵引,以打造金融强省为目标,以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为重点,完善金融体系,优化金融服务,深化金融高水平开放,切实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王晓晖指出,要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力发展科技金融,聚焦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做好全方位服务,强化科技研发、技术转移、产业应用全链条金融支撑,形成科技与金融互促互融的良性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主动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完善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对“纯绿”企业通过发行绿色金融产品更好畅通资金循环,对“高碳”企业精准提供绿色转型金融供给。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力度,统筹做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服务低收入群体等工作,切实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度。大力发展养老金融,完善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常态化开展养老诈骗专项整治。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积极发展数字金融新业态新模式,增强数字金融发展核心竞争力。同时,要突出服务新型工业化,把金融支持制造业“智改数转”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活水”。当前,全省正大力实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要积极搭建金融机构、技术改造服务商等融资对接平台,落实好贷款综合利率优惠政策,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居民信贷成本,助力这项惠当前利长远的重大部署顺利实施。

王晓晖指出,要围绕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增强金融机构整体实力,推动广大在川金融机构把更多金融资源投到我省重大战略、重点行业、重要项目上,在我省设立更多的区域总部、后台中心、备份基地,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培育壮大省属金融企业,走好特色化、精细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加快形成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管理规范的区域金融机构体系。扩大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更多国际金融机构在川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在川金融机构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提升金融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能力。强化金融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大力实施企业上市行动计划和债券优先发展战略,创新运用信托、基金等资管渠道完善融资对接机制,更好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建设金融人才集聚高地,大力引进、培养、选拔、使用各领域金融人才;常态化开展专业培训,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增强金融思维、熟悉金融工作、提高金融能力。

王晓晖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重大风险。综合施策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逐步形成高质量地方债务管理机制和健康可持续的地方融资模式。积极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主动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重大变化,因城施策、因地制宜用好政策工具箱,有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序化解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一体推进风险处置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特别是要把握好权和责、快和稳、防和灭的关系,坚持管行业就要管风险,把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切实做到金融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王晓晖强调,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省委金融委员会要建立健全督办、评估和问责机制,统筹抓好全省金融工作的顶层设计、协调推进和督促落实;省委金融工委要履行好指导全省地方金融企业和非公金融企业党建工作职责,推动党建工作融入到公司治理、经营管理全过程;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要切实抓好全省地方金融组织的监督管理,做好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和风险处置有关工作。要纵深推进金融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加强金融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严肃惩治金融领域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塑造金融行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有关省级领导,各市(州)党委或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部分中央在川单位和省属国有企业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全省部署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黄强出席并讲话

2024年4月29日

4月29日,全省部署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视频会议在成都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要求,抢抓重大机遇,按照“积极启动、稳健推进、持续见效”总要求,加快构建愿意换、方便换和回收循环利用体系,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群众生活品质提升。

黄强指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利企业又惠民生,是挖掘激发内需潜力最直接的工作抓手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抓手,也是系统工程和重大改革。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握,迅速行动起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用机制创新突破发展障碍,打好持久战,以严细实作风把这项涉及千家万户、千业万企的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黄强强调,要创新思路办法,解决“愿意换、方便换”和“换了怎么办”两大现实问题。加快出台“真金白银”补贴政策,加大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把企业和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强化全过程服务保障,做到“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满意”;依托链主企业和电商平台完善回收网络,妥善处置退役设备和废弃产品,大力提升资源再生利用水平。要通过设备更新改造,把沉睡的“投资宝藏”挖掘出来,大力促进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把消费潜力激发出来。要通过“更新”“换新”换出新需求新技术新产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腾出空间,带动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开展“智改数转”,扎实推进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要在依靠市场力量基础上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成立专班,建立推演和复盘工作机制,深入基层一线抓落实,具体了解推进情况、及时解决堵点难点问题,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合力。

黄强还对二季度经济工作作出部署,要求以高质量项目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激发文旅等消费潜力,更大力度稳外贸稳外资,坚决守牢底线红线,扎实高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主持会议并安排二季度经济重点工作,副省长郑备、左永祥安排有关工作,副省长杨兴平、田庆盈、胡云出席会议。


黄强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坚定落实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部署

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议提案办理等工作

2024年4月28日

4月28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主持召开省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在重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有关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常委会会议要求,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建议提案办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工作。

会议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推动西部地区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重要要求,锚定新质生产力,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突出大保护,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落脚于民生,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聚力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会议强调,要切实扛牢上游责任,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确保2023年黄河流域生态警示片披露问题彻底整改到位,并深刻汲取省内外教训,全面排查整治同类型和衍生性问题,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做到标本兼治、系统施治,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会议听取2024年省政府接收交办全国、省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情况汇报,强调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不断提高建议提案办理水平,推动监督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实效化,深化成果转化,将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政策决策,凝心聚力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

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强调要抢抓重大机遇,把形成愿意换、方便换和安全环保回收利用的体系作为关键着力点,积极启动、稳健推进、持续见效,把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抓实抓细、涉及千家万户的好事办好,让国家政策红利尽快落地见效,让老百姓真正受益满意,切实激活消费拉动投资,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决定对2023年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广元市、南充市等给予激励。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王晓晖主持召开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讲话

王晓晖主持召开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

继续加力加劲做好经济工作

切实把优势巩固好把势头保持住

黄强讲话 施小琳出席

2024年4月25日

4月25日,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省委书记、省委财经委员会主任王晓晖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做好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更好担负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继续加力加劲做好全省经济工作,切实把优势巩固好、把势头保持住,确保完成全年既定目标任务。

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黄强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出席。

会议深入学习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传达学习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和《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听取省委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部署落实情况和一季度全省及成都市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全省有关重点领域运行情况的汇报,研判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省委财经委员会《工作规则》和省委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

会议指出,今年开年以来,面对宏观形势复杂多变、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预期偏弱等多重困难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抓好各项重大任务、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落地落实,巩固和增强了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符合年度预期,实现了“开门红”。总体来看,全省经济运行“稳”的态势进一步巩固、“进”的动能不断积蓄、“好”的预期正在形成,充分说明我省经济活跃度在不断上升,也表明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都在拼、都在干,保持了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仍在上升,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二季度作为承前启后的关键,做好当季经济工作对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向好态势、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意义重大。全省上下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稳扎稳打的实干劲,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突出做好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工作,攻坚二季度、确保“双过半”。

会议指出,要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为牵引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发挥好四川产业大省和消费大省优势,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大力推进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群众生活品质提升。扎实推动全省重点项目和省级重点推进项目建设,深入实施消费提质扩容工程,继续保持外贸增长良好势头,让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开足马力、协同发力。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聚焦科技、产业、人才“三篇文章”下更大功夫,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坚持以优势产业为基础支撑、以未来产业开创发展新赛道,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引育聚集一批高端人才队伍,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持续用力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

会议指出,要以“抓好两端、畅通中间”为路径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入开展“1+20”深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和扩权强县改革,推动县城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不断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因城施策进一步优化调控措施,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一体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和乡村治理水平,继续积极探索农村改革,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尤其要不误农时抓好农业生产,落实粮油播种面积,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要以稳就业为重点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工作。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扎实抓好30件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城乡居民。

会议指出,要以防范风险为底线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推进财政高质量发展,持续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切实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不断提升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综合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省委财经委员会委员,有关省级领导,省直有关部门、部分中央驻川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有关会议精神

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

决定召开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

2024年4月25日

4月25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有关会议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会议审议了有关文件,决定召开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省委书记王晓晖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六个坚持”的重要要求,为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领航指向,对于推动西部地区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指导时的重要指示要求,既是对重庆作出的,也对四川有重要指导意义,特别是四川与重庆同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同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体,许多要求对我们有现实针对性,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全省上下要深入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与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自觉把四川发展放在国家区域发展大局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局中思考谋划,以实际行动担负起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重大使命,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贡献四川力量。

会议指出,要持续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全方位推进川渝合作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和成渝双核联动重点事项,不断提升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发展壮大省域经济副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以国家战略引领全省更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要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智改数转”,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工程,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筑牢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屏障,坚决把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扎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要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要提升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乘势而上积极争取国家在川布局一批重点输电通道、重要产业备份、重要能源基地。要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继续促进各项民生保障措施提级晋位,加强对涉民生领域问题的监管和处置,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要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抓好党纪学习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锐意进取、担当作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对贯彻落实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精神提出要求,审议了《2023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四川省问题整改方案》,强调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论述,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持续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以上游担当确保一江清水永续东流。要扎实抓好《整改方案》落地落实,动真碰硬抓好整改,确保如期完成整改任务。要持续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支持监督、配合监督、落实监督等工作机制,全力抓好反馈问题办理,强化监督成果运用,以高质高效的民主监督助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们坚定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成绩来之不易。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抓紧抓实抓细党中央和省委关于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抓好各项经济工作,高度重视并研究解决影响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以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巩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会议决定,今年5月召开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重点研究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专题三 典型案例

1.四川省绵阳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刘海昌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日前,经四川省委批准,省纪委监委对绵阳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刘海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刘海昌丧失理想信念,背弃职责使命,权力观、政绩观扭曲错位,搞投机钻营,结交政治骗子,违背新发展理念、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给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不落实巡视整改要求,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金;违反组织原则,在干部任用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将公权力沦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项目招引、资金扶持、干部任用等方面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任性妄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

刘海昌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滥用职权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四川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省委批准,决定给予刘海昌开除党籍处分;由省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2.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原专职委员孙书南被开除党籍

日前,经海南省委批准,海南省纪委监委对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原专职委员孙书南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孙书南违反政治纪律,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长期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反组织纪律,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在干部录用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违反廉洁纪律,违规收受财物,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钱款;违反群众纪律,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违反工作纪律,插手干预案件办理;违反生活纪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在工程项目承揽、行政审批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孙书南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纪国法毫无敬畏之心,六项纪律项项违反,擅权妄为,退而不休,利用公权力大肆收钱敛财。孙书南的行为已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海南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海南省委批准,决定给予孙书南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3.安徽省亳州市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吴斌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日前,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监委对亳州市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吴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吴斌身为长期主政一方的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与他人串供并转移隐匿证据,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金、消费卡,长期无偿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车辆;亲情观扭曲,打着亲情的旗号接受不法商人的围猎;亲清不分,把手中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借服务企业之名行权钱交易之实;心存侥幸,重蹈覆辙,恶化当地政治生态;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项目招投标、职务提拔等方面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巨额财物。

吴斌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安徽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省委批准,决定给予吴斌开除党籍处分;由安徽省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终止其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亳州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资格;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4.四川省人民医院原党委常委、副院长童荣生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日前,经四川省委批准,省纪委监委对四川省人民医院原党委常委、副院长童荣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童荣生丧失理想信念,背离初心使命,不信马列信鬼神,搞迷信活动,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私营企业主的旅游活动安排;违背组织原则,隐瞒不报个人房产;弃守廉洁底线,违规向他人赠送礼金,利用职权为亲属谋取私利;目无法纪,“靠药吃药”,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药品销售等方面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所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童荣生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四川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省委批准,决定给予童荣生开除党籍处分;由省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5.中粮集团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周政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周政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周政丧失理想信念,背离初心使命,政治意识淡漠,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接受宴请,违规组织公款宴请,用公款购买、发放消费卡;组织原则缺失,在职工录用、晋升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公器私用,为亲属推销金融产品谋取利益,搞权色交易;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毫无纪法底线,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业务承揽、工作安排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贪婪无度,骗取公款据为己有;擅权妄为,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周政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工作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贪污、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周政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6.四川轻化工大学武装保卫部(处)部(处)长封雪松违规接受有业务关联的合作商、下属单位安排的宴请和娱乐活动

在担任四川轻化工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后勤服务总公司总经理等职务期间,封雪松于2019年先后2次参加该校某校区特色餐厅合作商安排的宴请和娱乐,相关费用由合作商支付。2020年春节前,封雪松接受该校某校区后勤服务总公司饮食中心邀请,参加该中心以团年名义违规组织的聚餐、饮酒,费用由该中心以虚报低耗品品名和数量方式套取公款支付;2020年下半年,封雪松在该校某校区检查工作结束后,参加该校区后勤服务总公司饮食中心负责人安排的聚餐、饮酒和娱乐,相关费用由该负责人私人支付。2023年3月,封雪松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7.安徽省纪委监委原一级巡视员谢强被开除党籍

日前,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监委对省纪委监委原一级巡视员谢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谢强身为长期从事检察、纪检监察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丢弃红色基因,丧失理想信念,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违规享受购房优惠,无偿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车辆,利用职权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安排他人支付个人费用,对子女不实际工作获取薪酬知情未予纠正;违背组织原则,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违规为他人谋取人事利益;丧失纪法底线,大肆干预、插手市场经济活动和司法活动;家风不正,对家人失管失教;执纪违纪、执法犯法、以案谋私,严重践踏职业操守,利用职权为他人在项目承揽、投资入股、案件处理等方面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严重损害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形象和公信力。

谢强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安徽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安徽省委批准,决定给予谢强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8.工信部原党组成员,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原总经理凌成兴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原总经理凌成兴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凌成兴丧失理想信念,背离党性原则,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接受宴请,接受他人提供的生活服务保障;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为亲属在入职入学等方面谋取利益,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收受礼品,为亲属在交通、医疗方面谋求特殊待遇;不重视家风建设,对家属失管失教;将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靠烟吃烟、收钱敛财,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职工录用、职务提拔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凌成兴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凌成兴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9.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建新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河北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河北省沧州市监委对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建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王建新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纪法底线全面失守,严重败坏纪检队伍形象,对党不忠诚不老实,转移隐匿证据对抗组织审查,私藏、阅看有严重政治问题的书籍;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礼品,违规接受娱乐活动安排,将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交由原管理服务对象支付;违反组织原则,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私自扣压信访举报件;廉洁底线失守,利用职权侵占本单位财产,违规从事营利活动,利用职务影响为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退休后向原管理服务对象索取大额利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不力,造成不良影响,执纪违纪,违规干预插手贷款审批事项,违规处理登记上交的财物;大搞“交易型受贿”,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贷款审批事项中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王建新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经中国银行党委研究,决定给予王建新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河北省沧州市监委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10.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原副总经理安丽艳被开除党籍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工商银行纪检监察组、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消息: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工商银行纪检监察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监委对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原副总经理安丽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经查,安丽艳身为国有金融企业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忘却初心使命,对组织不忠诚不老实,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罔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要求,长期收受下属和管理服务对象礼品礼金,违规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旅游安排,公车私用,将应由本人支付的费用在单位报销,借用管理服务对象大额钱款,违规从事营利活动;毫无组织原则,在干部选拔、职工录用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不负责任、疏于管理,造成国有资产巨额损失。权力观异化,利用职务便利为企业融资谋取利益,并通过违规投资收受巨额财物。

安丽艳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工作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国工商银行党委研究,决定给予安丽艳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由内蒙古包头市监委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光明网 |   新华网 |   中青在线 |   中国教育报 |   中国大学生在线
投稿信箱 联系我们 (党委宣传部电话、24小时维稳值班电话、网络舆情监控办公室电话)
地址:四川省都江堰市天府大道聚源段8号 联系电话:028-87282243(院办)
蜀ICP备100031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