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新闻公告

sctbc

热点推荐

通知公告 /sctbc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文章来源: 编辑: 发布日期:2017-06-28 点击数:

“十三五”(2016-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学校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抢抓发展机遇、促进学校创新发展,确保学校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四川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章程》《中共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一)学校“十二五”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在省经信委党组、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和省级示范院校项目建设,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各项主要目标任务,办学实力大幅提升,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为“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顺利完成灾后重建及后续工作。“十二五”初期,学校加快了灾后异址重建步伐,截止2011年7月,新校区各项基本建设竣工,兑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庄严承诺。通过灾后异址重建,校园面积从254亩增加到619亩,办学硬件条件明显改善。2011年8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2013年校区强电建设顺利完成,实现双电源供电。

成功申报并推进省级示范院校项目建设。学校把“争创省级示范院校、重返四川高职院校第一方阵”作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头等大事。经过积极争取,2013年7月,学校省级示范院校建设项目正式获得教育厅立项。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创建,示范院校建设各项任务进展顺利,在中期验收和示范预评审中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  

基本办学实力显著改善。学校总收入1.16亿元增加至1.58亿元。新建青年教职工2号公寓、5号学生公寓,新增建筑面积14950平方米。资产总额达到6.58亿元,比2010年增加2.4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总值从5781.05万元增至49460.42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从1562.67余万元增至6442.22万元。图书(含电子图书)从47.64 万册增加至84.4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达到44.49万册,电子图书达到40万册。校园网络带宽从0.8G增至3G,有线网络信息点从2000个增加到7700个,校园公共区域实现WIFI全覆盖;应用系统从7个增加到19个,初步建成了数据中心,2015年通过四川省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验收。

专业建设水平提升明显。在全省同类院校中率先开展校内专业评估。组建教授博士为成员的督导委员会,实施管评分离的内部质量评价制度。食品生物技术、印刷技术、艺术设计等专业实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工商企业管理等3个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印刷技术专业进行了现代学徒制试点;软件专业技术等专业开始了导师制试点。成立了实践教学中心,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时比例均超过50%。建成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0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资源共享课程67余门、微课40余个。酒类与食品工程系教改项目荣获2014年全国生物技术职教指委会教学成果三等奖。学生获国际比赛银奖1项,全国一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23项。

育人特色进一步凸显。学校遵循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初步形成了“一方案、两计划、四同步”的人才培养特色。为各专业学生提供一周的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对学生开展网络综合素质拓展评价认证,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名学生于2015年成为“第四届四川省道德模范”。成立了职业经理人学院,培养“善管理、会经营、懂技术”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组建了“捷普班”,探索出了“企业主体,学校主导”的校企合作新机制,按国际化标准培养应用型人才。

师资队伍建设快速推进。工业分析与检验等3个教学团队成为省级教学团队;29人取得教授资格,总量攀升至全省前列;引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博士2人,获得博士学位教师增至5人。投入师资培训经费619.88万元,开展国内外师资培训2500余人次,其中境外师资培训80余人次。2014年起实施“教职工读书工程”,2015年启动“五好教师”创树活动。1名教师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展示活动获得“一等奖”。

科研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立项课题152项,其中省级以上纵向课题59项,技术应用研究类课题18项,院级立项93项;结题76项,其中省级纵向课题16项,技术应用研究类课题1项,院级结题60项;完成横向课题6项,获各类授权专利10项;公开发表论文990 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58篇;编写教材150本;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项。

开放办学迈出重大步伐。牵头组建了四川轻工职业教育集团,校地校企合作成立邛酒学院、永发印刷学院、瀚海博雅培训学院、成都来思旅游资源规划有限公司。依托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和翰海博雅培训学院,对外培训17000余人次,技能鉴定21450余人次,对外技术服务110余项。学校于2014年成为“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优秀继续教育基地”。与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名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取得一定成果。

依法治校水平较大提升。学校章程获省教育厅核准颁布实施,每年均编印《制度汇编》;2014年起推行部门目标管理,初步建立了目标管理体系,管理执行力明显增强;逐步推进管理权力下移;2014年起实施财务预决算制度,财务工作规范程度明显增强,债务从2013年的1.9亿下降到5145万元;初步建立了教师量化考核体系;修订了科研管理办法,推行了招标课题申报制度。积极推进机构改革、干部轮岗和后备干部培养等工作;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大力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学校于2015年成为“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文化育人氛围更加浓厚。确立了学校标识系统,完善了校园宣传文化设施,加大了校园阵地宣传力度。建设了“三立”文化,打造了酒文化陈列室、食品文化长廊、印刷文化长廊和让炯艺术大师工作室、刘竹梅大师工作室,建成了滨湖小道等景观。心理健康活动月、读书活动月、体育活动月、青春文化广场、社团文化艺术周等系列品牌活动持续开展。

创新创业工作成绩突出。出台了《关于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建成学生创业园区,被成都市人社局确定为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培训创新创业教师27名,面向校内学生开展SYB培训累计1074人次。酒类与食品工程系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番茄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业团队奖;获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组织奖及7个项目铜奖;荣获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业大赛第三名;“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荣获2015年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智慧城市”专项赛决赛作品三等奖。

招生就业工作稳中有升。毕业生就业起薪、专业相关度、进入国企和知名企业就业比例明显提升;保持了“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通过信息化立体招生取代传统招生模式,大幅降低招生成本,报考人数明显增加,2015年录取分数线进入全省高职院校前十行列。2014年开始单独招生,2015年单独招生报考人数达到1835人,同比上升230%。

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五年来,学校累计被各类国内主流媒体报道74次,中德合作项目被德国新闻媒体报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青团等工作连年受到上级表彰。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获得省委教育工委高度肯定。承办上级各类学术会议、技能大赛、培训会20余次。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教授、企业家、校友数千人次来校考察交流。

(二)“十二五”时期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内部创新发展活力有待激发。有利于全校教职工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内部竞争性机制还不健全。“三定”工作推进迟缓,人事分配制度亟待改革;目标管理效能有待提高;以二级管理为方向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以流程为重点的制度建设还有待深化精神懈怠、因循守旧、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专业整体竞争力还不够强。招生专业数量偏多,特色专业较少,专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少专业在全省同类院校缺乏竞争力,校企合作总体处于粗浅层次。高水平课程数量还不够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还不够健全。

    队伍建设水平还需大幅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统筹力度不够;教师素质结构还不够合理,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缺乏;对年轻教师的系统化、精准化培养不够,年轻教师教学能力整体不够强,实践经验严重缺乏,科研与技术服务能力水平亟待提升。职员队伍素质、结构还需优化。干部队伍建设体系还不健全,管理素养有待提升。

办学条件离优质院校标准还有差距。校园面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师比、生均纸质图书等与省内一流院校相比还不具有明显优势一些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有待改善食宿条件不能满足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以及加大国际交流合作与社会培训力度的需要。

校园文化建设还需加大力度。对学校50余年的办学历史总结和思考不够,校训、校风等学校文化精神需要进一步凝练和确立,对以学校文化精神为载体对师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还需加大力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意识不强,缺乏统筹规划;校园文化活动质量还有待提升。      

(三)“十三五”时期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任务的关键时期,学校事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面临的机遇。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看,“四个全面”、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扶贫等战略,拓宽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为学校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行业区域发展能力提供了难得的外部环境。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层面看四川要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实现“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未来五年必须在转型升级主旋律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的经济增长速度,必将需要更多面向轻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必将带来人均国民收入的持续提高,为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带来了宝贵的机遇。从职业教育政策层面看,国务院、教育部、省教育厅相继出台了系列鼓励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政策,对高职教育更加重视、支持力度逐年加大。随着最后一批省级示范院校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四川乃至全国高职教育将“重新洗牌”,为我校加快创新发展步伐、重返四川高职第一方阵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学校自身来看,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尤其是省级示范院校项目建设,学校综合办学实力有了大幅提升,与省内一流高职院校的差距正在缩小,并且初步形成了自身的一些办学特色  

    面临的挑战。一是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一批示范高职院校已经率先进行了后示范时期的探索,一些学校专业建设达到很高水平,有的学校已开办了本科专业,甚至开始了跨国招生;一些学校在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走在我校前面。省内大批高职院校都提出了在“十三五”期间建成优质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都在积极落实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进诊改工作,稍有懈怠我们就可能掉下队来。二是生源竞争形势将异常严峻。未来五年是四川高中毕业生总量最低谷时期,随着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以及大批本科院校逐渐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职生源竞争将异常激烈,学校若不能保持更快更好发展势头,扩大自身竞争优势,甚至极有可能面临生存危机。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学校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坚持“立足四川,辐射西南,为轻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以及现代服务业的提档升级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以“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内强质量、外树形象,深化内涵、特色发展,依法治校、文化立校”为基本思路,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扎实开展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全面落实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努力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为主要任务,着力推进内涵建设、转型提升和跨越发展,力争在2020年创建成为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为抢抓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机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凸显特色原则。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职教育战线必须肩负的重要使命。学校必须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立德树人之基。人才培养特色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学校必须在坚持立德树人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着力打造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确保在四川优质高职院校竞争中凸显自身的优势。

坚持创新发展、激发活力原则。改革创新是学校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以强化创新发展理念为先导,以推进机制体制创新为关键,以制度建设和人事制度改革为根本着力点,全面推动教育教学、管理、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创新,着力构建竞争性的机制,充分激发学校发展的内生活力。

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原则。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相互促进;加强内部管理与争取外部支持共同着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硬;专业结构与四川产业发展及学校自身优势相适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对接,教学计划与教育计划相融通,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建设相匹配,干部队伍、党员队伍、教师队伍、职员队伍建设协同推进;校园硬件设施建设与治理体系建设齐头并进。

坚持绿色发展、文化立校原则。大力加强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绿色低碳校园,注重师生绿色环保素养的提升;促进校园文化、工业文化、区域文化的高度融合,推进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景观文化、行为文化的整体打造,浓厚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氛围。

坚持开放发展、整合资源原则。主动争取各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加强与行业知名企业的合作,实施教学实体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继续深化与发达国家职教名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启动并逐步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

坚持共享发展、师生为本原则。坚决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尊重师生人格、关心师生疾苦,着力改善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方针,充分激发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群策群力推动学校创新发展。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将学校建成“轻工专业西部领先,综合办学实力省内一流、国内知名,有力支撑四川轻工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型高职院校”,确保在2020年实现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

主要目标

形成符合法治精神、制度健全、充满活力的学校治理体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落实;内设机构更加合理;以《章程》为统领的职责性、规范性、流程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部门目标管理走在省内乃至全国同类院校前列;二级管理格局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以大数据技术为手段、以课程建设和技术研发为重点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激励机制趋于完善,学校内部活力明显增强;民主管理和监督水平明显提高,师生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建成股份制、协议制产教融合实体5个,与都江堰共建特色二级办学实体2个2019年上半年通过四川省教育厅对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复核,2020年上半年完成整改

建成一批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省内领先的品牌专业。紧紧围绕四川轻工产业、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招生专业总数控制在30个左右,在校生规模达到9000人。对接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轻工主干专业保持在15个左右,占学校专业总数的50%左右;根据轻工转型发展、绿色发展要求,借鉴国际标准,重构基于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专业课程体系,食品生物技术、印刷媒体技术、产品艺术设计3个专业达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水平,旅游管理、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3个专业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形成绿色轻工优势专业带动的专业集群。建成轻工绿色课程为主体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0门、教学资源库2个,校企合作编著教材20部。新建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大师工作室1个,建成省非遗传承基地,建成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学校成为绿色轻工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的基地。与四川理工学院等高校联合建立轻工类专业硕士培养基地,带动专业教师和学生开展绿色应用技术研发,毕业生技术运用和革新能力明显增强,有效满足西部轻工企业的用人需要。职业经理人学院培养模式在四川、云南、贵州等高职院校推广,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建设一支政治合格、结构合理、创新进取、能力突出的人才队伍。专任教师达到500名,硕士以上学历70%以上,教授、博士达到60名,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超过专业教师10%。建成3个“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科研创新团队(其中省级1-2个),培养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每个轻工优势专业有领军人才、教授、博士、海归人才各一名。与合作企业形成“双师型”教师共建共享机制,轻工优势专业的教师三年内有半年以上企业经历,“双师型”教师占比95%以上,100名教师取得非教师序列的第二职称。师德素养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参加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国家二等奖以上名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能结合”的师资结构基本形成。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加强。干部队伍梯队结构更加合理,改革攻坚意识明显增强,基本管理素养大幅提升。职员队伍结构明显优化,专业化水平较大提升,服务意识进步明显。

打造体现绿色理念、功能齐全、文化氛围浓厚的现代校园。校园工作、学习、生活设施更加环保节能,校园环境达到AAA景区标准。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排水处理纳入都江堰市统一管理。教育信息化水平在全省同类院校领先。学校办学理念基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形成校园文化品牌活动5项,力争创建为国家级文明单位。

科研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精准扶贫任务圆满完成。截止2020年,科研制度体系基本健全;科研经费达到四川优质高职院校平均水平;专利、专著、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进入全省前10名。着重为饮料食品(酒类)、印刷等轻工产业和都江堰区域特色与高端产业提供应用技术研发和人才培训服务,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年带动企业产生5000万元技改效益。新增授权专利10项,获省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奖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奖至少2项。建成四川省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形成“四位一体”的精准扶贫模式,每年带动扶贫效益3000万元。对口帮扶的丹巴县、新龙县扶贫攻坚任务全部完成,力争成为全省扶贫攻坚先进单位。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建成国际化办学新格局。围绕食品饮料这一重点,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新建留学生楼12000㎡。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150名,培养技术骨干200名、职业经理人30名,赴境外留学的学生不低于50人。对接《悉尼协议》《唐山声明》,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优化,食品生物技术、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开展国际认证,专业教师接受海外培训的比例100%,30%的专业课程实现双语教学,学生基本掌握相关专业绿色技术技能。加强与国际高职领域一流院校、专家的交流互鉴,引进和消化吸收一流高职轻工类课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施轻工类高职师资、毕业生和课程“走出去”,传播中国高职实践经验和文化理念。

综合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教职工福利待遇稳步改善。截止2020年,学校年收入达到20000万元;校园面积达到800亩;建筑面积达到23万平米;固定资产总量达到64000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10000元;生均纸质图书达到64册以上,创新项目和标志性教学成果确保全省同类院校前十名。招生录取分数保持在全省同类院校前十名;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超过80%,海外就业实现突破。教职工整体福利待遇稳步改善,收入水平不低于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平均水平。

三、发展举措

(一)实施“质量建设工程”,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是始终的高职教育战线的重要使命。“十三五”期间,学校要在确保省级示范院校项目建设取得优秀等级的基础上,继续以创建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为推动,以深化专业建设改革为载体,以抓实省级创新行动计划项目建设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为根本着力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整体水平。

优化专业结构,推进专业建设改革。结合四川高职院校专业评估标准进一步完善学校专业评估方案。坚持开展专业评估,紧贴四川轻工产业、都江堰区域产业,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重点建设服务轻工产业的食品生物技术、印刷媒体技术、产品艺术设计3个优势专业,以及服务轻工设备与产品营销、服务区域经济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旅游管理3个特色专业。进一步建设艺术设计、工商企业管理两个省级重点专业。各专业参照《悉尼协议》和先进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优势轻工专业试点专业认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修订专业教学计划与教育计划,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加大投入”的专业建设原则,加大对重点建设专业的经费投入。

推进课程建设,建设更多开放课程。完善课程建设管理制度,全面推进“百门核心课程建设计划”。每位教师都参与课程建设,推动“说课程”“精彩一课”比赛、校级精品在线课程申报评定常态化。各专业要立足校企合作,使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和开发在线课程,努力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核心课程+多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鼓励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和目标按国际标准校企共建项目化特色教材,把胶印工艺及操作、酿酒实用技术建成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发酵制品检测技术等10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立工业设计仿真中心,VR、AR、MR等运用于课堂教学。开展系统化的课程教学设计,坚持检查教案、督导听课等制度,加快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加大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改革力度。将学校课程中心建成具有较高水平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满足学生泛在学习的需要。

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建立“联合、开放、激励、创新”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健全实验、实习制度,提高实验、实训教师的能力。加大经费投入,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不断充实更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大力推进“百户企业深度合作计划”,重点加强与行业知名企业的合作,新建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发挥四川轻工职教集团的平台作用,采用股权投资与资产联合的方式,组建食品检测中心、都江堰电子商务学院、都江堰国际旅游学院等具备教学、研发、服务功能的产教融合实体,实现每个重点专业有1个产教融合实体。积极引导各专业建设一批“大师(专家)工作室”。

实施两级驱动,落实创新行动计划。按照教育部、教育厅要求,制定出台学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积极推进省级创新发展项目的申报与建设工作,加强对省级创新发展项目建设和创新发展任务实施的指导和督促,确保取得预期效果。启动实施校级创新发展项目的申报与建设工作,完善相应申报流程与规范,健全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互联网+农业(农产品)”创新创业项目实践与孵化、HPE成都大数据创新应用基地2个创新行动计划的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

发挥主体作用,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始终把提升教学质量作为教学工作和教务管理、督导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完善教学工作例会制度,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三全”质量保障体系,改革自主招生的学生能力测评方法,建立学生职业倾向测试的常态机制,完善学生学业与就业预警机制,实施第三方评估制度,建立基于质量保障的大数据平台,应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成才规律进行分析。建立学生学业和毕业条件为导向的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控、诊断、改进等制度体系,建设基于质量保证的数据中心,促使教学诊改工作常态化

 (二)推进“人才培养工程”,提高队伍建设水平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需要,制定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围绕轻工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水平专业建设,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对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规划,实施“百名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建立青年教师职业导师制,每个专业培养2-4名骨干教师。实施“百户企业深度融合工程”和“双师”强基计划,跨专业组建集教学、科研、服务于一体的教师团队,促进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和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建立教师信息化培训体系,每年举办进阶式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班2期,坚持开展校内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选派优秀选手参加校外各级比赛。建立“博士教授库”,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从知名企业柔性引进行业领军人才、技能大师等。积极培养、申报省级、国家级教学名师。制定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评定管理办法,每年开展一次评定工作。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度,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深化“教职工读书工程”和“五好教师”创树活动,启动实施“巾帼建功立业”创树活动。修订完善教师量化考核体系,改革职称评定办法。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决落实党管干部原则,从完善干部管理办法入手,打造一支积极投身学校创新发展“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按照“民主、公正、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把那些政治思想素质高、业务素质管理素质过硬、敢于改革创新的同志选拔到合适的管理岗位。认真研究不同序列干部的任职条件和成长规律,进一步完善干部在岗培养、轮岗与考核晋升制度体系,切实加强后备干部的系统培养。

加强职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做好全员聘任工作,结合部门目标管理,科学设置职员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与岗位条件,做好全员聘任工作。建立完善职员量化考核体系,加强职员专业培训和业务学习,突破职员发展瓶颈,拓展职员晋升空间,提升职员专业化水平。

加强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在政策许可前提下,多渠道、多途径提高教职工的整体待遇水平。关心教职工疾苦,着力改善教职工住宿、办公、午休、就餐等条件,帮助解决教职工的其他后顾之忧。大力实施“职工健康工程”,坚持每年开展一次职工体检,逐年提高体检经费。大力开展“送温暖”工程,做好职工互助医疗保险服务工作,切实丰富教职工课余文化生活,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深化“科研服务工程”,提升开放办学水平

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建立完善学校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加大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重点开展应用技术类课题和教育教学改革类课题研究与实践。以项目为纽带,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实验室,鼓励各专业教师开展协同创新。积极做好教学成果奖等各类科研成果奖项的申报、评选、表彰工作。将校刊改版为《轻工技术与教育》,成为行业科技交流的平台。依托协同创新平台、研究院所和大师工作室,在酒体设计、绿色食品深加工、小型工业品设计、数字媒体、乡村旅游规划、印刷包装产品、搪瓷工艺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

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刘竹梅绵竹年画等大师工作室、酒类研究所等研发机构及协同创新中心,搭建教师研发平台、社会服务平台,以绿色轻工技术创新与工艺创新为重点开展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依托“四川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举办饮料食品(酒类)、印刷、产品艺术设计等轻工产业高端人才培训,开展国际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为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提供服务。积极推进校地合作,与都江堰市政府、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中清研信息公司共建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产品电商平台,面向全球的数字丝绸之路。积极深化校企合作,鼓励各教学二级单位跨界合作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活动。根据相关政策积极推进教学实体与经营实体统一发展的试点,鼓励教学科研人员开办科技公司或到科技公司兼职。充分发挥四川轻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中的积极作用。加大社会培训和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力度。  

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学校党委每年均要制定精准扶贫年度工作计划,定期专题研究精准扶贫工作。学校行政要确保精准扶贫资金足额到位。学校班子成员、中层干部要分批次前往丹巴县、新龙县开展精准扶贫调研,协调解决精准扶贫过程中的问题。充分动员全校教职工投入到扶贫攻坚之中。搭建学校、政府、企业、援建方“四位一体”精准扶贫模式,为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持。借助第三方电商平台和构建溯源体系,助力特色农产品销售。指导特色小镇规划与建设,开展新龙、丹巴县镇村两级干部全覆盖的培训。开展丹巴县社会资源调查,指导开江县做好职业教育规划和新职中建设。指导第一书记开展扶贫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捐建幼儿园、帮助开发销售农产品等多种措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与国家外专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合作,引进海外高职一流师资和精品课程。对接《悉尼协议》等国际先进标准,修订轻工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开展专业认证。借鉴瑞士洛桑管理学院标准,修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照德国工业4.0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围绕轻工制造修订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越南、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交流,开办饮料食品、造纸技术、旅游管理等学历班,招收来自东南亚、巴基斯坦的留学生。选送优秀学生赴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提升学习。联合中资企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培训基地,在当地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为川酒、食品饮料业、食品加工业“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持。在食品生物技术、印刷媒体技术开展国际专业认证。参照香港理工大学相关标准,修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师海外培训;建立中德教师发展培训中心,确保优势特色专业教师实现海外培训100%覆盖。

(四)狠抓“改革创新工程”,提升内部治理水平

切实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工作。建立校内外专家组成的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完善相应的运行机制。加大对国务院、教育部、教育厅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力度,切实关注国内、省内兄弟院校综合改革动态,开展校际之间的交流学习,定期编发高职教育改革动态。积极申报和推进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鼓励各部门结合实际推进工作创新,切实完成省教育厅安排的改革任务任务。

加快推进制度建设工作。按照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学校章程,出台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实施细则,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议事决策机制。明确学校制度建设的责任体系,规范制度建设的流程与标准。对上位法律、制度、政策分类建档,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各项制度合法合规。每年确定制度“废改立”重点任务,尤其抓好内控制度体系的建设,做好制度的论证工作,力争在流程性制度建设上形成学校的特色。每年印发制度汇编,力争2020年前形成学校各系统的制度汇编。

切实推进部门目标管理。加强学习调研,完善学校部门年度目标管理制度,规范部门年度目标设置流程,更加公平公正地开展部门年度目标贡献分值的评审评定,逐步加大目标年度目标考核结果的运用力度,推进部门管理、岗位管理的科学化,充分激发全校教职工干事创业热情。

逐步健全二级管理体系。逐步将人事、财务、资产管理等权力下放到二级教学部门,更好地激发二级教学部门活力。逐步扩大各专业(群)在专业建设、专业教师聘任、专业教师考核等方面的自主权力,提高专业(群)主任的待遇,引导专业教师从单纯从事教学到参与招生、就业、创业和学生课外教育指导中来,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提升教职工基础待遇水平的基础上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调整和优化。将教师课时津贴与课程建设成效挂钩,引导教师提高课程建设质量;适度提高各级重点建设专业课时津贴发放标准。推进定编定岗定员工作,建立具备预警、评价与考核功能的人事管理数据中心。建立和实施以岗位管理和绩效评价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改革职称评审制度。提高职员岗位津贴标准,建立与各岗位的目标贡献分值基本适应的岗位津贴发放制度。改进激励机制,完善目标奖发放办法。鼓励教职工依据相关政策参与科研和社会服务获取相应报酬。  

加强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强化财务预决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充分发挥审计、监察的内控监督作用,勤俭办学,厉行节约,集中财力保证重点项目支出。推进国有资产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资产配置、使用、处置、评估等管理办法和监督检查等配套规章制度,构建从资产配置、使用到处置的全程监管体系。

积极推进民主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政决策流程,坚决落实民主集中制,促进学校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尤其是各专门委员会作用,尊重和支持教代会行使民主管理、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职权,坚持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和事关学校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必须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的原则。建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离退休同志、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作用,积极建言献策,参与到推动学校创新发展的各项事业中去。完善校务公开管理制度,保证校务公开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实效性。

推进后勤服务模式创新。引入行业标准对后勤工作进行规范管理,推进后勤各项管理及服务工作的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积极探索外包托管服务新模式,强化后勤服务意识,提升管理效率和后勤保障能力,争创“满意、高效、和谐”的后勤。

(五)实施“基础建设工程”,改善办学基本条件

加强校园基本建设。主动与都江堰市委市政府、聚源镇政府沟通协调,全力做好校园征地工作。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拟建产学研大楼、财经实训大楼、专家楼、留学生楼、学生活动中心、体育与文化艺术中心等建筑,积极改造各类教学场馆。加强校园环境绿化建设、文化景观建设和节能型校园建设,按照绿色企业生产环境建设专业教学场景,参照AAA景区标准建设生态校园。

加强图书情报馆建设。改善图书情报馆阅读条件和阅读环境,开设24小时开放的自修室。在艺术系建立图书分馆,结合教师和学生需求调整图书种类结构,通过购买、捐赠等途径,进一步增加图书数量、提高图书质量,建设2个特色专馆,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切实推进信息化建设。新建数据中心机房一个。逐年增大网络出口带宽,提升WIFI上网质量。坚持应用导向,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和流程再造为重点开发业务系统不低于15个,实现VR、AR、MR等进入课堂,扩大移动终端APP的建设与运用。升级数据标准,建立以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为主的大数据平台。建立完善CIO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联合长虹创新设计中心、四川机械设计研究院等共建工业设计仿真中心。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提升专业队伍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每年举办进阶式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班2期,开展信息化教学大赛。

(六)抓实“素质教育工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健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引导思政课教师担任学生的人生导师、专业课教师担任学生的职业导师,明确其他部门人员的思政教育责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充分挖掘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与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就业工作相结合的模式,着力构建实践育人的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学生主题思想教育品牌活动体系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着力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加强学生课堂教学、晚自习出勤的考核评比,进一步健全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完善各类奖学金评比办法,严肃考试纪律和学籍管理制度。大力加强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升学生公寓内务与就寝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学生会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大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实施“一方案两计划四同步”,形成“教学学分+教育学分”的双学分机制,各专业完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全面实施实践课程学分制,形成与学生个性化培养相适应的学分积累、转换、互认机制。进一步完善学生职业素质评比指标体系,落实好职业素质学分制度。每个专业都要制定和完善专业素质教育计划,明确实施专业素质教育计划的责任体系。高度重视学生健康教育,探索完善学生乐于参与的晨练方式,每年均开展“体育活动月”、田径运动会等学生参与面广的体育活动,着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积极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促进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推进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工作。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大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开发力度,提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质量,将创新创业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导师50名,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覆盖面100%。大力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和路演,举办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进一步规范创业园区管理,做好学生创业项目的指导、遴选和孵化工作,提升创新创业项目的质量与水平。成立创新创业训练中心,努力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成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积极争创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七)推进“文化强校工程”,增强学校办学底蕴

切实加强学校文化精神的培育。要认真总结学校近60年来办学历史和文化内涵,开展对学校精神和文化内涵建设的理论研究,凝练校训、校风,形成一整套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精神与办学理念,达成全校师生员工的共识。每年军队新生和新入职的教职工开展学校文化精神的系统教育。

着力打造师生文化活动品牌。开展符合师生特点、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提高活动层次,培育活动品牌。进一步完善学校、各二级教学单位两级学生品牌活动体系,明确不同类型品牌活动的目标价值定位、承办主体定位、参与对象定位以及活动流程与考核奖惩方式。加强对学生品牌活动的组织指导,着力提高学生品牌活动质量,充分发挥品牌活动的文化育人功能。通过工会系统打造教职工各类文化活动品牌,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

努力创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加强对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和“深、新、细、活”的创建思路,狠抓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全方位加强文明细胞建设,持续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推广使用普通话,着力打造无烟校园,积极做好省级文明单位的复查以及国家级文明单位的申报验收工作。层层构建安全稳定责任体系,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和体制机制,积极与地方政府协调,共同做好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主动化解各类矛盾,努力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切实保障师生员工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

四、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通过“三会一课”、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等途径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为学校创新发展争创优质高职院校无私奉献、建功立业。

(二)组织保障

切实加强学校党委的集体领导,保障院长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进一步抓好党的组织建设,召开第三次党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委员,选优配强领导班子。进一步优化学校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和委员的配备。进一步明晰各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以及各委员的“责任清单”,对基层党组织的每项党建工作都建立规范化、流程化的工作标准,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业务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量化考核体系,督促基层党组织履行好党的建设职责,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推动学校创新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作风保障

抓好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工作,坚决落实党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进一步明确各级纪检干部、委员的工作职责。明晰各级、各岗位干部的权力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进一步健全学校内审制度体系,确保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建立完善学校干部廉洁教育制度,探索开展廉洁教育的有效路径,不断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牢固构筑干部师生防御腐蚀的思想道德防线。健全建立健全纪检监督工作体系,明确学校各重点领域、环节的不同主体的监督责任、监督流程与规范要领,加强对“三重一大”事项、财务管理、干部选拔任用、招生、考试、基建工程、设备采购等工作的监督,防止学术腐败,确保专项经费按规定使用。

    (四)管理保障  

将学校发展目标分解为党政年度目标,将党政年度目标分解为部门目标,将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头,将目标落实情况作为各部门及个人年度业绩考核的主要依据,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检查、年年有成绩,确保规划各项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五)宣传保障

进一步加强学校品牌建设,建立和完善舆论宣传保障机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对学校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工作的舆论宣传,为学校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舆论环境。加强与媒体合作关系,发挥好自媒体和校园宣传阵地的作用,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六)资金保障  

进一步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系,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争取财政拨款稳步增长。“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学校总收入力争达到89258万元(其中:事业收入27805万元),总支出89258万元,收支平衡。此外,通过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政策性贷款15000万元,通过与企业和地方政府联合办学,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协同创新平台。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经费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