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书香校园  资料下载  帮助文档  心得体会 
 
 
  文章内容
以量变之基,筑质变之塔
2025年11月07日 蔡昌榕  经济管理学院

课程建设是场静默的修行。在笔头挥动时播种,作业批阅中耕耘,又等一场叫做“成长”的雨落下,静盼着,静盼枯燥的枝桠抽出嫩绿的新芽。也许站在树下的你,能听见风里传来未来的回响吧。

教改课题《基于中西双管理理论体系对照式教学的<管理学基础>课程改革研究》的建设比较漫长,但也有实质性的收获。一直以来,我们提到的管理学更多是以西方管理理论为主,而这种以管“物”的心态和方法来管“人”的理论并不利于在组织中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如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呢?这个管理学基础的教改课题建设就真的恰逢其时了。在这段宝贵时光中,我收获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的新的理解和认识。

比如在创新这一章,我又重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它既是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重要哲学基础,其实也是高校教育从业者职业发展的生动写照,我们中国人的发展一贯是辩证的。

发展,一定有段量质互变的过程。

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先从量变开始的。回想起才开始踏入高校工作的我,对一切都充满了疑问,一直都在学习的路上。从课程设计、学生管理到企业调研,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挑战,却也让我在点滴积累中逐渐成长。这些微小量变虽然没有让我在“说课程”等教学比赛中力拔头筹,但就像在拼图,逐步拼凑出了我对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完整认知。我尝试将传统理论课程内容设计为项目化教学,也在多个学期与学生的反馈交流中持续改进,当然也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以数智互动精准把握学情。教育工作者需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积累定力,这些尝试,正是量变积累的典型体现。

当然,当量变累积到了一定程度,累积到了临界点,江河也必然眷顾奋楫者。等到那时,则要拿出"不破不立"的变革勇气,勇于突破瓶颈。毕竟新质的产生,既是原来量变过程的终结,又是新的质变过程的开端。

在高职教育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提速、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传统的只在课堂教学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以量变之基,再筑质变之塔,在职业发展规划中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哲学答卷。共勉!


关闭窗口
 
中国教育新闻网   |   中国教育新闻...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教职工学习强校专题网   蜀ICP备2021022104号-1
学院地址:四川省都江堰市天府大道聚源段8号(正大门) 电话:028-87282243(院办) 028-87290498(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