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通信学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主办的2025国际车联网技术大会在成都经开区启幕。我院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全程参与大会组织服务,学院党委书记刘珂受邀出席大会。

大会以“智联车域 数启未来”为主题,汇聚国内外行业专家、领军人物及企业代表,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车路云一体化”、绿色低碳四大前沿领域,充分发挥专家智库、科技平台与产业组织优势,叠加区域示范效应,加速培育车联网产业新质生产力。大会通过主旨报告、专题会议、成果发布、政企对接等多元形式,搭建起全球化技术交流与产业协同平台。


作为国家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成都已构建起车城网协同体系,完成超4000个路口信号机联网,累计开放680公里测试道路,发放110张测试及示范应用牌照,测试里程超过200万公里。在龙泉驿区,已形成“1234+N”产业生态格局,建成车路协同等产业基础平台。
开幕式上,清华大学教授李克强作主旨报告,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宏科、5GAA全球副主席Tim Leinmüller分别以视频形式与现场嘉宾“云端会面”。圆桌对话环节,来自奥迪中国、百度集团等知名企业以及多所高校的嘉宾围绕车联网赋能“车路云一体化”发展展开深入探讨,向全球输出车联网领域的“中国方案”。
大会现场,中国汽研、西部智联、招商智行、云控智行、北斗智联等重庆企业与一汽-大众、蜀道集团、犀重汽车、信通院、智能网联公司等成都企业共同发布“成渝双城车路云一体化一致行动”。两地将秉持“标准统一、数据共享、场景互通、产业共兴”四大原则,打破地域壁垒,共同推动“车路云一体化”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作为“一致行动”的重要落地成果,蜀道集团、犀重汽车、经开产投集团联合推进的“成渝公路班列自动驾驶卡车编队项目”已于今年10月底正式发布。犀重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朝霞介绍,首台专为编队运营设计的L4级自动驾驶重卡样车已完成安装调试,后续两台车辆也将陆续上线,预计明年初投入运营,为跨区域物流运输带来革命性改变。
作为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先行区,成都经开区深入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率先建成“车路云一体化”云控基础平台和智能网联汽车监管服务平台,在会上进行了平台视频展播。大会同步设置“车联网前沿学术”“低空智联网理论与关键技术”“智能车联网创新发展技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研讨”四大平行专题会议,为参会者深入了解行业趋势、技术突破和产业协同提供交流空间。同时,大会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成果推荐与政企对接,加速创新技术在经开区落地转化。
这场科技与产业思想的深度交汇,为智能交通与未来出行描绘出更加明晰的发展蓝图。随着标杆应用场景在成都经开区加速布局,“立园满园”行动不断深化,该区域正稳步迈向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学院师生、党委宣传部教师到场参与大会服务工作,全面协助完成开幕式、“成渝双城车路云一体化一致行动”发布、圆桌对话以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研讨”等重点环节,以高水平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大会的顺利举行贡献了工商职院力量。



通过深度参与承办本次大会,我院师生在与国家级行业组织、头部企业及科研院校的同场交流中开阔了国际视野、增强了专业自信,会议组织与服务能力得到全面锻炼。学院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域的形象与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高质量产教融合合作渠道加速拓展。此次助力国际车联网技术大会圆满举办,不仅展现了学院良好的精神风貌,也为学院建设职业本科院校和融入区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审:梁盛;二审:袁静薇;三审: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