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新闻公告

sctbc

综合新闻 /sctbc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院第十五期“青马班”学员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文章来源:团委 编辑: 发布日期:2025-10-09 点击数: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强化青马学员的历史责任感与爱国情怀,9月27日,学院第十五期“青马班”学员赴成都大邑建川博物馆,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从中国老兵手印广场到川军抗战馆,从日本侵华罪行馆到中国壮士群雕广场,学员们在实物与史料中回望烽火岁月,接受深刻的精神洗礼。

4000平方米的广场上,7536枚来自全国各地抗战老兵的手印,以“V”字形排列在透明玻璃碑墙上,宛如一片“记忆的海洋”。有的手印布满老茧、纹路深邃,有的指节分明、带着岁月沧桑——这一双双手,曾握过钢枪、扛过炸药,守护过家国山河。

学员们放缓脚步,静静伫立,不少人下意识地举起自己的手与石砖上的手印比对。在指尖的触碰与视觉冲击中,大家真切感受到先辈“以身许国”的赤诚,崇敬之情在心底悄然升腾。

作为建川博物馆“抗战系列”核心展馆,这里以“川魂”为主题,通过“出川”“血战”“忠魂”三大板块,用2000余件实物文物、百余幅历史照片及场景复原,串联起“30万川军出川抗战”“300万壮丁奔赴前线”的悲壮主线。

展柜中,锈迹斑斑的“川造”步枪、打着补丁的粗布军装、字迹模糊的战地家书、刻有“抗战到底”“还我河山”的抗战戒指,以及记录日机轰炸成都细节的一级文物《蜕翁日记》,瞬间将学员们拉回战火纷飞的年代。讲解员深情讲述川军故事:“穿单衣、踏草鞋,饿着肚子也要上前线”“抗战到底,始终不渝”的川军统帅刘湘抱病出征、赍志以殁;1938年滕县保卫战中,师长王铭章率全师3000余人死守三日半、全部殉国,为台儿庄大捷争取关键时间……讲解员还特别讲述了抗战老兵黄士伟的故事:1942年浙赣会战中,他率部埋设地雷炸死日军第15师团师团长酒井直次,这一战绩被日军封锁40余年,晚年才公开。

学员们神情严肃,不少人眼眶泛红、紧紧攥住拳头。当看到“慰安妇”展区中,1938年日军报告显示“仅南京就强征2万名女性充当‘慰安妇’,最小者仅12岁”,以及幸存者林阿婆“被掳时哭喊妈妈,却不知妈妈已遇害”的口述视频时,大家更深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血泪教训。展馆末尾的“战后审判与和平展望”板块,则让学员们在悲愤中坚定“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守护和平”的信念。

自由参观时间里,学员们还走进“红色年代瓷器馆”感受岁月变迁、“抗震救灾纪念馆”重温众志成城的温暖,或独自研读展品说明、三五成群交流感悟,让红色认知更加鲜活立体。

“世人皆知四川火锅辣,川军‘辣’度其实更甚,这‘辣’劲儿还表现在保家卫国的血性上!”一名学员感慨道。薪火班另一名学员则表示:“川军将士‘倭寇未灭,誓不还家’的家书,老兵们布满老茧的手印,让我明白红色历史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感、可触、可共情的精神力量。”

正如馆长樊建川所言:“博物馆是历史的镜子,青年是未来的光。”120名学员带着文物记忆与老兵嘱托返程,传递的不仅是历史真相,更是新时代青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青春答卷。学员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在学习与实践中践行初心,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